下列A ~ 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 ,试管b和a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2)B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 ,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填序号)。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实验前不夹紧止水夹 ③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④冷却前打开止水夹
(3)若用C装置中无色液体检验氧气中含少量二氧化碳,该反应的表达式 ;医院还用此装置来观察给病人输氧情况,导管 (填“a”或“b”)应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4)D实验观察到: 色高锰酸钾溶液 。得知火柴梗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同学们用燃着的木条代替含硫火柴重复上述实验,目的是 。
通过实验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1)开始实验前装置如图所示,M处应盛放_。打开活塞K,观察到的现象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为了使实验结论科学、可靠,B装置的作用是_,该实验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3)实验结束后,关闭活塞K,固液未分离,可能的原因是。
某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关于氧气的实验,所用的部分仪器如下图所示。
(1)甲同学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或,用D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操作、现象、结论)。
(2)乙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该同学发现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有刺激性气味,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反应中氧气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b 此时得到的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c 只加热氯酸钾,若生成的气体无气味,说明刺激性气味一定与二氧化锰有关
d 可能是生成的氧气与残留在发生装置中的空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3)丙同学研究了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发现不纯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如图是他其中一次实验的装置,排尽水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列式即可)。
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下。
(1)上述过程中除去的杂质是 ;
(2)操作Ⅰ的目的是:a;b.计算产率;
(3)量取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4)操作Ⅴ是。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
| 溶解度(g/100g水) |
NaCl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 KNO3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20℃时,NaCl的溶解度是g/100g水;
(2)t℃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该温度范围是。
a、20℃~30℃ b、30℃~40℃ c、40℃~50℃ d、50℃~60℃
(3)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溶液a的质量分数是,在此过程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填溶液编号),x的取值范围是。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需检测污染物包括SO2、NO2、PM10、PM2.5、O3、CO等六项。
(1)形成雾霾的最主要污染物是上述六项中的;
(2)二氧化硫是引起的主要污染物;
(3)某品牌口罩中加入了活性炭滤片,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4)在汽车尾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以减少尾气中NO和CO的排放,原理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NO与CO反应生成CO2和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