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向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说明常温下

B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C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乙烯
D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固体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碳族元素简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O2分子比例模型: B.NH4I的电子式:
C.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 D.NaH中氢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锗(Ge)、锡(Sn)、铅(Pb)与碳、硅两元素同位于第ⅣA族,其原子序数按锗、锡、铅的顺序依次增大,则下列推断一定不正确的是

A.锗、锡在空气中不反应,铅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氧化铅
B.锗与盐酸不反应,锡、铅能与盐酸反应
C.锗、锡、铅的+4价氢氧化物的碱性:Ge(OH)4<Sn(OH)4<Pb(OH)4
D.锗、锡、铅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图1装置验证在该条件下铁钉发生吸氧腐蚀
B.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C.用20mL量筒量取15mL酒精,加水5mL,配制质量分数为75%酒精溶液
D.用图2装置检验实验室制得的乙烯中混有SO2和CO2

以下物质可以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Al(OH)3 B.Fe(OH)3 C.CuS D.H2SiO3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