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恒温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Z(?)+W(?)X(g)+Y(?) ΔH ,在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在t2时刻缩小容器体积,t3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后未再改变条件。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Z和W在该条件下一定不为气态 |
B.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可能相等 |
C.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X),则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的X 浓度相等 |
D.若该反应只在某温度T0以上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原创) 25℃时,向V mL PH= a的稀硫酸中,滴加10V mL pH=b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2c( SO42— ) = c(Na+),则a+b的值是
A.13 | B.14 | C.15 | D.不能确定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
B.若 2C(s)+O2(g)="2CO(g)" △H=-221.0 kJ/mol,则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
C.右图可表示水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D.已知:Ⅰ:对于反应:H2(g)+Cl2(g)="2HCl" (g) △H=-a kJ/mol, |
Ⅱ:
且a、b、c均大于零,则断开1 mol H-Cl键所需的能量为(a+b+c)kJ
一定温度下,向300 mL 1 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b mol 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CO2过程中溶液的Kw减小 |
B.当b= 0.2时,所得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关系为:c (HCO3-) > c (CO32-) > c ( OH-) > c (H+) |
C.b= 0.3与b= 0.15时,所得溶液中的微粒种类不相同 |
D.当恰好生成NaHCO3时,溶液中存在:c(Na+)+c(H+)==c(HCO3-)+c( OH-) |
(原创)常温下,0.1 mol/L CH3COONa溶液pH= 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NaOH固体后溶液pH小于9 |
B.加水稀释,CH3COONa水解程度增大,c(OH-)增大 |
C.该溶液水电离出的c(OH-)="=" 10-9 |
D.CH3COOH在常温下Ka数值约为1×10-3 |
某温度下,将Fe(OH)3(s)、Cu(OH)2(s)分别置于蒸馏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金属阳离子浓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Ksp[Fe(OH)3]>Ksp[Cu(OH)2] |
B.c、d 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 与c(OH-) 乘积不相等 |
C.Cu(OH)2在c点比在d点代表的溶液中溶解程度小 |
D.加适量浓NH3·H2O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