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5】下列说方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关于原子核内部的信息,最早来自天然放射现象 |
B.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电离作用最强 |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
D.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质量大小的核或较轻的核合并成中等质量大小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都会增加 |
某小组在探究反冲运动时,将质量为m1一个小液化瓶固定在质量为m2的小球具船上,利用液化瓶向外喷射气体做为船的动力。现在整个装置静止放在平静的水面上,已知打开液化汽瓶后向外喷射气体的对地速度为v1,如果在△t的时间内向后喷射的气体的质量为△m,忽略水的阻力,则
(1)喷射出质量为△m的液体后,小船的速度是多少?
(2)喷射出△m液体的过程中,小船所受气体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是多少?
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t1=0和t2=0.1s时刻,其波形图分别如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求:
(1)该波的振幅和波长?
(2)若这列波向右传播,波速是多少?
(3)当波速为140m/s时,波的传播方向?
一列简谐横波沿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介质中质点
、
分别位于x=2m、x=4m处。从t=0时刻开始计时,当t=15s时Q质点刚好第4次到达波峰。
①求波速。
②写出质点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不要求推导过程)
某波源s发出一列简谐横波,波源s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B两点,它们到s的距离分别为45m和55m。测得A、B两点开始振动的时间间隔为1.0s。由此可知
①波长λ=m。
②当B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6cm时,A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cm。
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极板MN水平放置,板长L =1m.间距d=m,两金属板间电压UMN = 1×104 V;在平行金属板右侧依次存在ABC和FGH两个全等的正三角形区域,正三角形ABC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1,三角形的上顶点A与上金属板M平齐,BC边与金属板平行,AB边的中点P恰好在下金属板N的右端点;正三角形FGH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2,已知A、F、G处于同一直线上.B、C、H也处于同一直线上.AF两点距离为
m。现从平行金属极板MN左端沿中心轴线方向入射一个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粒子质量m = 3×10-10kg,带电量q = +1×10- 4C,初速度v0=1×105m/s。
(1)求带电粒子从电场中射出时的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
(2)若带电粒子进入中间三角形区域后垂直打在AC边上,求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B1
(3)若要使带电粒子由FH边界进入FGH区域并能再次回到FH界面,求B2应满足的条件
在竖直平面内,以虚线为界分布着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其中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E;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虚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θ=45°,一带负电粒子从O点以速度v0水平射入匀强磁场,已知带负电粒子电荷量为q,质量为m,(粒子重力忽略不计)。
(1)带电粒子从O点开始到第1次通过虚线时所用的时间;
(2)带电粒子第3次通过虚线时,粒子距O点的距离;
(3)粒子从O点开始到第4次通过虚线时,所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