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请回答:
(1)由图1和图2的曲线判断,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此外,限制光合作用进行的外界因素还有 、 等。
(2)图3为温度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曲线图。其中表示实际光合强度的曲线为 ,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为 ,判断的依据是 。
(10分)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刚毛和截毛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D、d控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灰身刚毛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得到的Fl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______身是显牲性状,控制刚毛和截毛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上表实验结果存在与理论分析不吻合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
(3)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研究发现,眼色基因可能会因染色体片段缺失而丢失(记为X°);若果蝇两条性染色体上都无眼色基因,则其无法存活。在一次用纯合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的实验中,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
①欲用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可让这只白眼雌果蝇与任意的一只雄果蝇杂交,观察后代果蝇的表现型:若子代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由于环境条件改变而导致;若子代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导致;若子代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由于染色体片段缺失而导致。
②按照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思想,接下来研究人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突触前膜融合所涉及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全素营养液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乙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曲线中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是在 两点之间,在这两点对应时刻叶绿体内消耗的C02来自_________ ______。
(2)EF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EF段与DE段相比,植物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 。FG段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 _____(答出两点)。
(3)经过一昼夜该装置内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会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白天遮光处理,短时间内CO2浓度仍缓慢下降,原因是 。
下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营养结构的模式图,图2中字母代表生物群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生物对应图2中的哪些成分 (用字母表示),图2中未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还有 。
(2)若下图表示此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草昆虫和蟾蜍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植食动物的粪便属于图解中的_______部分,能量由植食动物流向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用序号表示)。
②图中两类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 等功能。
③草原生物群落除上图中生物所代表的成分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与能量关系。据图回答:
(1)根据图A写出图B所示能量金字塔中②对应的生物名称 。
(2)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的方法构建生物修复系统,收到较好效果。其原理是应用了上述生物之间的 关系。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演替。
(3)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则该种鱼种群数量最大点位于
图中 时间。
(4)假如鲫鱼的食物有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KJ,那么其中来自轮虫的能量为 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