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
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 |
C.碱基与磷酸相连接 |
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 |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8 | B.3/8 | C.1/16 | D.3/16 |
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现将黄子叶圆粒(YyRr)豌豆进行自花传粉,收获时得到绿子叶皱粒豌豆192粒。按理论推算,在黄子叶圆粒豌豆中,能稳定遗传的有()
A.192粒 | B.384粒 | C.576粒 | D.1728粒 |
豌豆的花色中紫色对白色为显性。一株杂合紫花豌豆连续自交繁殖三代,则子三代中开紫花的豌豆植株和开白花的豌豆植株的比例是()
A.3∶1 | B.15∶7 | C.9∶7 | D.15∶9 |
一对杂合的黑豚鼠产鼠4只,4只豚鼠的表现型可能是()
A.三黑一白 | B.不确定 | C.二黑二白 | D.全部黑色 |
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研究中正确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是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 |
B.操作①叫去雄,时间上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进行,操作过程中要干净、全部、彻底。操作②叫授粉;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操作后要套上纸袋。 |
C.相对性状明显、闭花授粉、繁殖快、子代数量多,都是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
D.该实验的亲本中,左边的是父本,右边的是母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