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 ,其作用是 。
(2)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 。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 (填字母)。
a.水 b.酸性KMnO4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
(3)取6.4g铜片和12mL 18.4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某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②下列药品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烧瓶中确实有余酸的是 (填字母)。
a.铁粉 b.银粉 c.碳酸氢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4)为定量测定余酸物质的量浓度,某同学进行了如下设计:先测定铜片和浓硫酸反应产生的SO2的量,再计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测定SO2的量的方案很多,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将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
b.将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中,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将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中,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某教师在课堂上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浓硫酸与铜是否发生反应并探讨反应所产生气体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试管乙中发生的现象说明了铜和浓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该现象还能说明产生的气体具有性。
(2)若要收集试管甲中生成的气体,可以采用收集方法。
①排水取气法②向上排空气取气法③向下排空气取气法
(3)写出试管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试管乙口部浸有碱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此防范措施也说明产生的气体是气体(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羟基是重要的官能团。某化学小组以下列4种物质的溶液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物质的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
①碳酸 ②乙醇 ⑧苯酚 ④乙酸
I. 甲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方案。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解释 |
1 |
分别取4种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红的是①④溶液 |
略 |
2 |
向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各滴加等量的②③两种溶液 |
②中无明显现象 ③中红色明显变浅 |
滴加③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
测定CH3COOH溶液 与H2CO3溶液的酸性 |
略 |
CH3COOH溶液的酸性远大于H2CO3溶液 |
4 |
将CO2通入C6H5ONa溶液中 |
____________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
结论:4种物质的羟基中的氢原子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序号) ______________ |
II. 乙同学在研究了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后,提出如下改进方案,能一次比较乙酸、碳酸和苯酚的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
(1)利用上述仪器组装实验装置,其中A管插入(填字母,下同)_____中,B管插入__________中,C管插入_________中。
(2)丙同学查资料发现乙酸有挥发性,于是在试管F之前增加了一个盛有________溶液的洗气装置,使乙同学的实验设计更加完善。
为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二氧化碳,选用下图中的仪器(含所盛物质)组装成套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KMnO4能吸收SO2)
(1)在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导管口的三处连接应该
是接,接,接。
(2)试管B,C中各有什么现象,才能表示已检验出二氧化碳?
B中,C中。
(3)试管D中能否用饱和NaHCO3溶液代替酸性KMnO4溶液?
说明理由:
(4)试管E的作用是
(5)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仪器的名称是,所盛试剂是。
(2)漂白粉将在U型管中产生,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有同学建议在两个橡皮套管内的玻璃管口应尽量紧靠,原因是。
(4)此实验结果所得Ca(ClO)2产率太低。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型管中存在两个副反应: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了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物质的加热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基本操作。常用加热方式有3类:①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②通过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③通过水浴加热。以下10个中学化学实验中有的要加热,有的不要加热:
A.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 B.食盐溶液蒸发制取氯化钠晶体 |
C.氯化铵与碱石灰反应制取氨气 | D.浓硝酸和铜反应制取二氧化氮气体 |
E.乙醇和浓硫酸制取乙烯 F.石油的分馏
G.苯与溴在铁催化下制取溴苯 H.乙醛溶液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I.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 J.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其中:
(1)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有(填写字母代号,多选倒扣分,下同)。
(2)用酒精灯通过石棉网加热的有。
(3)通常用水浴加热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