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有100 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 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⑴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断为__________极;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极b上生产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
④电极c质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g ;
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
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果电极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极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注明“被氧化”、“被还原”。 KClO3和MnO2在共热条件下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实验室制Cl2的反应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五瓶损坏标签的试剂,分别盛有AgNO3溶液、稀硝酸、盐酸、BaCl2溶液、K2CO3溶液,为了确定各瓶中是什么试剂,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 B C D E,用小试管各盛少量,多次进行两两混合反应,反应现象为:A与B、A与E产生沉淀,B与D、B与E产生沉淀,C与E、D与E产生气体,而C与D无反应现象。由此,可判定各试剂瓶中所盛试剂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另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A与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与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回答下列问题:
(1)还原剂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
(2)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3)当有8 mol HNO3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g,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I.用元素符号给相关的词语填空(填空对应的字必须与元素的名称谐音):
例:只要功夫深, Fe 杵磨成针
(1)高歌 进(2)高贵 雅
II.用化学用语填空:
(1) 5个磷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 (2)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III.(1)NH4+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2)Na2O2中氧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
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下(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1)用装置A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碳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
(2)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过量的氧气与A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C中,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
①两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