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吾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珠(异)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一致)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四: 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挑,终成眷属。明末李贽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材料五: 明清之际,欧洲的耶稣会士历经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主体文化——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是中国儒学在欧洲最有力的鼓吹者,他和他的“百科全书派”把中国儒学,作为反对神权统治下欧洲君主政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学——新儒学,成为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创立古典哲学的依据,并用以反对罗马教廷的启示神学;被称为“欧洲孔子”的魁奈,以儒学为依据,开创了近代欧洲政治经济学的新纪元,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摘自《儒家学说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政治思想,并指出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政治主张的原因。
(3)指出材料三是谁的观点,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材料四中出现与材料三中截然不同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五,结合欧洲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的原因。 (8分)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世界历史是一部各国、各民族由原始、孤立、分散的历史发展成为彼此交融联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世界联系日益紧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从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初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表现。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大萧条的冲击,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展开激烈而残酷的关税战、倾销战争货币战。直到二战结束后,“这一局面”才得以改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人民版)
(2)二战后“这一局面”得以改变。试以20世纪40年代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三
时间 |
事件 |
1989年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
1993年 |
欧洲联盟成立 |
1994年 |
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
1995年 |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
2001年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联系呈现出的新特点。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并概括说明变化的特点。
材料二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变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中国的变化“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史实说明这些因素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表现。
材料三国庆六十周年之际,在一部《六十年与六十部》的专著中,胡风的《时间开始了》位列第一。有人把这部诗歌称为“开国之绝唱”。
(3)薪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请结合建国初期的史实加以说明。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关于二战时期的两幅漫画。
(1)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讽刺“公鸡”所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并简述其理由。
(2)据材料两幅漫画分析英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权在实质上属于法兰西人民;所有公职人员都是爱人民委任的人员,人民选举他们,也能罢免他们……为了不使财产的不平等挤掉权利的平等,宪法要求靠自己劳动生活的公民响应法律号召而在人民集会中担任公共职务时,对其所花费的时间应给予报酬。
——罗伯斯庇尔《论代议制政府》(1793年)
材料二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作人民还是国王,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
(1)罗伯斯庇尔自称是卢梭的忠实信徒,材料一体现了卢梭的哪些主要思想?分析罗伯斯庇尔的上述主张对法国大革命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托克维尔的主要观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务。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因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一人立标,万人射之,强者最其近,弱者恶其远。岂标有远近哉,亦射者之力不同耳。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待急于见功,知有已而不知有人,知有利而不知有害,故其为法也,即无不善,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宁有不为害者乎,况乎其未能尽善也。
——(清)张彦士《读史矕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王安石“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主张所要调节的矛盾及对应的变法措施。
(2)材料二肯定了变法中的王安石有哪些长处?作者认为哪些因素制约了王安石变法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