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读青海玉树地震参数,回答1-4题。
时 间 |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北京时间) |
震中位置 |
33.20N,96.60E(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
震 源 |
14km |
震 级 |
里氏7.1级 |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时,玉树县当地的区时为
A.6时49分 | B.3时49分 | C.5时49分 | D.4时49分 |
玉树发生地震之日
A.玉树县昼短夜长 | B.地球公转的速度最慢 |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D.浙江省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青海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
地壳 B、软流层 C、上地幔顶部 D、下地幔对玉树地震受灾情况了解最快的方法是利用
A.GPS | B.RS | C.GIS | D.WPS |
读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变化图,a、d 两国均为发达国家,b、c 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读图回答18--19题。在阶段I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 B.劳动力 | C.科技水平 | D.原料 |
在阶段Ⅱ,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 B.劳动力 | C.科技水平 | D.原料 |
该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的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以下16--17题。
年份 |
1800年 |
1900年 |
1985年 |
煤(吨) |
4 |
2 |
0.75 |
铁矿石(吨) |
2 |
1.8 |
1.3 |
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
A.接近原料地 | B.接近燃料地 | C.接近销售市场 | D.接近交通枢纽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区位上你认为会选择图中的哪一个地点最合适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14--15题。图农业生产投入中,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
A.农业机械、化肥、农药 |
B.饲料加工、科学技术 |
C.灌溉水源、大棚 |
D.优良品种、城市 |
本地区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的变化 |
B.国家政策的变化 |
C.交通运输的变化 |
D.劳动力数量的增多 |
该图为鲜花、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图,据此回答12--13题。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 B.雨热同期 | C.市场需求 | D.劳动力不充足 |
阶段Ⅱ甲地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地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甲地全部城市化 |
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
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
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
D.从苏通大桥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