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刺毛鼠背上都有硬棘毛——有刺(简称普通鼠),体色有浅灰色和沙色,浅灰色对沙色显性。在实验室内封闭饲养的普通鼠群体中,偶然出现了一只浅灰无刺雄性小鼠(简称L),且其能终身保留无刺性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L鼠的原因可能是 。有刺基因和无刺基因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2)让L鼠与普通雌鼠交配, F1全有刺;F1雌雄鼠自由交配,在所生的33只小鼠中,25只有刺、8只无刺(无刺鼠全为雄性)。这说明有刺和无刺这对相对性状中 是隐性,控制有刺无刺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3)设控制体色的基因为A、a,有刺无刺的基因为B、b,让L鼠分别与多只基因型相同的沙色普通雌鼠交配,子代的表现型为浅灰无刺:浅灰有刺:沙色无刺:沙色有刺(1:1:1:1),则L鼠与沙色有刺雌鼠基因型分别为 、 。
(4)刺毛鼠的染色体组成2n=16。如果L鼠与普通雌鼠交配,生了一个染色体(14+XYY)的子代,其原因应是亲代雄鼠在减数第 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差错;此次减数分裂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应依次为 、
、 。
(5)请设计一个利用这只L鼠繁育出无刺雌鼠的简要方案。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____;D代表_____________。
(2)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_____________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e的5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分)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图表示某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及基因组成,下表显示有关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请分析回答问题。
基因 |
B |
b |
V |
v |
R |
r |
d |
性状 |
灰身 |
黑身 |
长翅 |
残翅 |
细眼 |
粗眼 |
白眼 |
(1)写出该果蝇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只考虑体色与眼形,让该果蝇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果蝇交配得到F1,理论上其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__;如再取F1中全部灰身个体随机自由交配,则F2中不同体色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果蝇的正常肢和短肢是一对相对性状(正常肢D、短肢d),且雌雄果蝇均有正常肢和短肢类型。现有若干正常肢和短肢的雌雄果蝇,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应选择一对亲本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为:
①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日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钟罩构成的小室(如图一所示)。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中,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二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图二
(1)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2)图二中ab段氧气释放速率不断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
(3)小室内氧气含量最低和最高分别在一天的时和时。(4)写出引起小室内氧气含量变化的生理过程的反应式:
(8分)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 ]”中写字母,在“—”上写名称。A表示细胞,B、C、D表示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成分)
(1)图中A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血液中的氧进入细胞的途径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 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但机体能通过体液和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为探究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首先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西红柿植株,平均分为7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
温度(℃) |
光照强度:普通阳光(%) |
开始时的CO2浓度(%) |
12小时后CO2浓度(%) |
1 |
25 |
0 |
0.35 |
0.368 |
2 |
25 |
10 |
0.35] |
0.342 |
3 |
25 |
20 |
0.35 |
0.306 |
4 |
25 |
40 |
0.35 |
0.289 |
5 |
25 |
60 |
0.35 |
0.282 |
6 |
25 |
80 |
0.35 |
0.280 |
7 |
25 |
95 |
0.35 |
0.279 |
请分析回答:
(1)这一实验的自变量是,写出该实验设计的一种无关变量:。
(2)实验中第1组在12小时后CO2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不同品种的西红柿植株,这样则违背了科学实验应遵循的
原则。
(4)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叶绿体中的ATP含量会,C5化合物的含量会。
(5)该实验设计尚不能确定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请你提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