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分解反应2NH3N2+3H2,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已知起始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5s时为2.4mol,则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A.0.32mol·L-1·s-1 | B.0.16mol·L-1·s-1 |
C.1.6mol·L-1·s-1 | D.0.8mol·L-1·s-1 |
下列金属的工业制法正确的是( )
A.制钛:用金属钠置换出氯化钛(TiCl4)溶液中的钛 |
B.炼铁: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的铁 |
C.制钠:用海水作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氯化钠溶液得到金属钠 |
D.炼铜:用黄铜矿经电解精炼得到纯度为99.9%的铜 |
工业上利用H2在Cl2中燃烧,所得产物再溶于水的方法制得盐酸,流程复杂且造成能量浪费。有人设想利用原电池原理直接制备盐酸的同时,获取电能,假设这种想法可行,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
A.两极材料都是石墨,用稀盐酸作电解质溶液 |
B.通入氢气的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
C.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通入氯气的电极移动 |
D.通氯气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 |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
B.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 |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l2进入阳极室 |
D.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
下列关于化工生产原理的几种叙述中,均符合目前工业生产实际情况的是( )
A.石油是烃的混合物,石油工业中采用干馏的方法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 |
B.氯气和氢气混合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氯化氢,再用水吸收生成盐酸 |
C.二氧化硫在接触室被氧化成三氧化硫,再在吸收塔内被水吸收制成浓硫酸 |
D.合成氨工业中,由于氨易液化,N2、H2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很高 |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
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
C.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
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