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稀硫酸,氢氧化钠,铝为原料制取Al(OH)3可通过不同的途径
要制得等量的Al(OH)3,三种不同的途径分别消耗硫酸的比值为
| A.12:4:3 | B.3:2:1 |
| C.9:8:6 | D.8:4:3 |
下列实验操作使测定(或配制)结果偏高的是( )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 B.测量一包固体的质量,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并需移动游码使之平衡 |
| C.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加入待测液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稀释 |
| D.在敞口容器中测量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中和热 |
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
| B.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 |
| 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 |
| 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
足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到1mol/L 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中Na+离子个数为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 B.溶液中的CO32—离子浓度先增大后减小 |
| C.微热反应后的溶液,溶液的pH会升高 |
| D.当恰好生成Na2CO3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存在以下关系: |

已知下列反应:Co2O3 + 6HCl(浓) = 2CoCl2 + Cl2↑+ 3H2O(I)
5Cl2 + I2 + 6H2O =" 10HCl" + 2HIO3(I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I中HCl是氧化剂 |
| B.反应II 中Cl2发生氧化反应 |
| C.还原性:CoCl2> HCl > I2 |
| D.氧化性:Co2O3> Cl2>HIO3 |
N2O俗称“笑气”,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下列反应能产生N2O:3CO+2NO2=3CO2 +N2O。下列关于N2O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每消耗2mol NO2,就会生成22.4L N2O |
| B.N2O有氧化性,且为HNO2的酸酐 |
| C.等质量的N2O和CO2含有相等的电子数 |
| D.N2O会迅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