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I.上面是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的过程,回答问题。
(1)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的实验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如何实现用35S对噬菌体进行标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结果______(能/不能)说明遗传物质不是蛋白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行实验,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但实际的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4)请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如果时间过长会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上清液带有放射性;如果时间过短,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会使上清液带有放射性。
(5)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实验中_____________(能/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________________。
(10 分)家蚕的性别决定为 ZW 型,已知控制卵色的 B 基因(黑色)对 b 基因(白色) 为显性。雄性(性染色体为 ZZ)家蚕利用饲料效率高,茧丝质量好,但是在卵期很难分辨 雌雄,育种工作者经过下图过程获得新品种丙,实现了通过卵色直接分辨雌雄。请回答:
(1)过程①是用 X 射线处理甲蚕蛹获得乙,乙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 。
(2)过程②是用经辐射的甲蚕和表现型为 雄蚕交配,若 F1 中 ,
则说明该蚕已变异成乙,且子代中可以得到丙。
(3)养蚕人在选种时,用纯系白卵家蚕和丙杂交,淘汰所有 卵即达到筛选出 雄蚕的目的。
(4)家蚕常染色体上另有一对基因 R/r,也参与控制卵色,b 基因纯合时一定为白卵。科技 人员用没有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家蚕完成了下表所示杂交试验。请回答:
①控制卵色性状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B/b、R/r) (遵循、不遵循)基因自由组 合定律。亲本中红卵蚕蛾基因型为 。
②若要验证 F2 中白卵个体的基因型,可让其与 F1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预测结果及结论: 若后代卵色及比例为黑卵:白卵=1:1,则白卵个体的基因型是 。
若后代卵色及比例为 ,则白卵个体的基因型是 。若后代卵色及比例为 ,则白卵个体的基因型是 。
(10 分)每年八月份是葡萄成熟的季节,人们发现受到碰撞损伤的葡萄易烂。易烂可能 与碰撞损伤引起葡萄呼吸速率升高有关。有人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碰撞损伤是 否会引起葡萄呼吸速率升高。
(1)实验自变量: 。
(2)实验假设: 。
(3)实验步骤: 第一步,按装置图中所示进行操作,半小时后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 m;
第二步: ;
第三步:记录相同时间内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 n,比较 m、n 的大小。
(4)预期结果及结论:
如果 m<n,则说明 ; 如果 m=n,则说明 ; 如果 m>n,则说明 。
(10 分)下图中 A ~E 是从几种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 5 种细胞器,①~④是从这 5 种细胞器中分离出来的几种有机物(①④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图甲表示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变化量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填写数字或符号,在上填写文字):
(1)玉米根尖细胞中含有的细胞器有[ ]。用显微技术破坏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 中的细胞器 B,培养几天后,再观察该根尖细胞,会出现的结果是 。
(2)请从①~④中选出属于多聚体的是[ ], A 和 C 都含有的有机物是[ ]。
(3)具有①结构的物质存在于[]中,用 提取该物质时加入了 少量的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提取后再分离它所用的方法是 。
(4)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 1 h,测定 的条件和结果如上图甲所示,(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据此回答:若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 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在 25 ℃、4klx 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 1 h 总共积累 葡萄糖 mg。从图甲中可发现,影响 A 点光合速率的因素是 。
若给该密闭装置通入 C18O2,一段时间后,装置内出现了 18O2,请用文字或图解简要说明 。
分析下图中细胞内4种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体A、C、E、G共有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__,它们经过_____________(反应)形成多聚体B、D、F、H
(2)下列表示按B的功能分类的图解是_______,表示按B的分布分类的图解是______
A. B.
C. D.
(3)图中D是_________,与之同属一类物质的还包括参与血液脂质运输的_________
(4)图中连接两个E的化学键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现已知人体不能合成的甲硫氨酸的R基为-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其属于_________(必需/非必需)氨基酸
(5)若不考虑图中E的影响,F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原理是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 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有机物的存在。
(2)鉴定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所用到的试剂是 ,呈现 颜色;
(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先向试管内注入2mL黄豆组织样液;然后向试管内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试管内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为什么只加3~4滴双缩脲试剂B而不能过量? 。
(4)某同学在做还原糖鉴定实验中,进行如下操作:
取一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2ml苹果组织样液,再向试管内注入2ml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再滴入4-5滴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而后静置2min,发现试管中溶液颜色并没有变成砖红色沉淀。请指出该同学的实验操作中存在的2个问题。
① 。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