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小高同学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据.
序号 |
液体 |
深度/cm |
橡皮膜方向 |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
1 |
水 |
5 |
朝上 |
4.9 |
2 |
水 |
5 |
朝下 |
4.9 |
3 |
水 |
5 |
朝侧面 |
9.7 |
4 |
水 |
10 |
朝侧面 |
9.7 |
5 |
水 |
15 |
朝侧面 |
14.6 |
6 |
酒精 |
15 |
朝侧面 |
11.8 |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_______________。
(2)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4)比较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
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同学们想探究“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小明同学通过学习知道了 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因此做出了如下三种情想:
.电流跟电压成反比
.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电流跟电压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其中电源为三节新干电池,电阻 为 ,滑动变阻器 标有“ ”字样,电压表电流表均完好。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 |
2 |
2.6 |
3 |
电流 |
0.20 |
0.26 |
0.30 |
①根据甲电路图将乙图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②闭合开关前,小明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 阻值处(选填“最大”或“最小” ;
③他检查电路时发现电压表、电流表位置互换了,若闭合开关电流表 (选填“会”或“不会” 被烧坏;
④排除故障后小明进行了实验,得到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电阻一定时,
。
(3)小明还想用这个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于是他是他将电阻 换成一只额定电压是 的小灯泡(阻值约为 ,电阻一定时,并将电压表更换为 的量程,闭合开关 后,调节滑片至电压表示数为 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分别标记出小车在水平面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的停止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标记 是小车在 (选填“毛巾”、“棉布”、“木板” 表面停下来的位置,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慢” ;
(3)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 (选填“ ”或“ ” 是正确的;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相同水平面滑行的距离,可以探究小车的重力势能与 有关。
为了比较 、 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 、 两种液体;
.用温度计分别测量 、 两种液体的初温,温度计示数相同;
.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给两个烧杯加热,且加热时间相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 、 两液体的末温。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此实验的主要探究方法 ;
(2)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 (选填步骤前的字母),更正错误后继续实验;
(3)步骤 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 、 两种液体 ;
(4)如图所示是 、 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两液体的比热容关系是 (选填“ ”、“ ”或“ ” 。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时,至少需要 根导线;实验中应选择规格 (相同 不同)的小灯泡。
(2)在测 两端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 (填出一种即可)。
(3)小芳保持电压表的 连接点不动,只断开 连接点,并改接到 连接点上,测量 两端电压。她能否测出 两端电压? ,理由是 。
(4)小明分别测出 、 、 间的电压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 ,改进方法是 。
|
|
|
2.4 |
1.4 |
3.8 |
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 为 。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 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 为 。
(3)计算出金属块密度 。
(4)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 (偏大 偏小)。
(5)在上面实验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该金属块,只需增加一个操作步骤就能测出图丙内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骤是: 。盐水密度表达式 (选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