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思想家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A 维护封建礼教 B 主张学以致用 C 反对迷信崇拜 D 抨击腐朽统治
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
| A.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东沿海起义 |
| 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
| C.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
| D.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 |
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发展完备了“天朝”对外体制。这一“对外体制”( )
| A.使清朝君臣大多不了解世界局势 | B.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 |
| C.在鸦片战争后被统治者完全抛弃 | D.客观地反映了清朝时期的世界形势 |
“(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唐末宋初 | B.春秋战国 |
| C.商周 | D.元末明初 |
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观点应是( )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感觉即知识 |
| C.水是万物的本原 | D.知识即美德 |
先秦时期是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 A.提倡积极入世 | B.追求个体解放 |
| C.维护平民利益 | D.倡导君主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