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中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 思想观念   B 政治制度     C 军事技术    D 教育制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封建迷信活动盛行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史书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采集经济的出现 B.畜牧经济的出现
C.渔猎经济的出现 D.种植经济的出现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其外部原因是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欧洲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中国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D.辛亥革命的推动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以下体现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A.“织”与“耕”的分离 B.机器大生产
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洋务经济的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使什么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A.轻纺工业 B.重化工业
C.航天工业 D.原子工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