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①《论十大关系》 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苏州()
A.饥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C.地方官员与商人相勾结欺压百姓 | D.大量使用机器使工人失业 |
西塞罗认为,“法律是由大自然确立起来的,通过健全的理智方能发现,而且对所有的时代和所有的民族都一样有效”。下列符合其观点的说法有
①自然法原则②理智原则③恒久性原则④时代性原则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制度因素是
A.世官制 | B.九品中正制 | C.察举制 | D.科举制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独特的中国文化有不少特点……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们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将姓氏置于个人名字前面可能是因为
A.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 B.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
C.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 | D.男尊女卑观念 |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作品是
A.《大卫·科波菲尔》 | B.《巴黎圣母院》 | C.《老人与海》 | D.《百年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