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鹗(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和B、b表示。其中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绿色条纹雕鹗与黄色无纹雕鹗交配,F1为绿色无
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1。当F1的绿色无纹雕鹗彼此交配时,其后代F2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下列叙述错误的()
A.控制绿色的基因是A,控制无纹的基因是B
B.F1绿色无纹雕鹗彼此交配的后代致死基因型有3种,占其后代的比例为1/4
C.让F2中黄色无纹的个体彼此交配,则出现黄色条纹个体的几率为1/9
D.让F2中绿色无纹的个体分别和黄色条纹个体杂交,则后代有4种表现型,比例1:1:1:1
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转化成热能 |
B.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来自H2O和CO2 |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相同 |
某同学在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 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根据以下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100 |
结果 |
15 min后仍 未有凝固迹象 |
14 min内 完全凝固 |
1 min内 完全凝固 |
1 min内 完全凝固 |
15 min后仍 未有凝固迹象 |
注:用煮沸后冷却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
A.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促使牛奶凝固
B.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D.60℃和80℃不一定是酶最适温度,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确定最适温度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 |
B.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
C.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会影响DNA的转录 |
D.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
某种耐盐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从而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和水分子进入液泡的方式不同 |
B.该载体蛋白数量增多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
C.这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D.液泡膜、细胞膜、细胞质基质和细胞核共同构成了原生质层 |
下图是某生物细胞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破坏结构1 |
B.该细胞中细胞器4和8都能合成多糖 |
C.同时含有核糖和脱氧核糖的细胞器是3和5 |
D.该示意图可以表示高等植物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