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该种生物雄性个体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l中的②④⑥⑦⑨共同构成细胞的____________,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此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模型。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有关癌症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名为RHOGDl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会使其失去转移能力。若图1是已被该基因作用的癌细胞,则该基因表达产物最终会影响_______ (物质)的合成。
(2)正常情况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_______条,基因重组发生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细胞所处的时期。若鉴定⑩的主要成分时,需用到______和_______ 试剂。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 分)请回答与沉水植物黑藻相关的问题:
(1)选择黑藻叶片观察叶绿体的原因是。黑藻与蓝藻相比,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光照充足,其他条件适宜时,可见黑藻叶片表面产生较多气泡,气泡产生的原因是,该过程产生的气体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是
(3)以下是光照强度对陆生地阳生植物光合速率影响的曲线图,在图中绘出相同光照强度对黑藻光合速率影响的曲线:

Ⅰ已知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
(2)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F1雌果蝇中长翅红眼占
(3)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F1白眼残翅雌果蝇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为
Ⅱ如右图为某种遗传病(设基因为B、b)的系谱图,其中Ⅱ3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1)该病为染色体上的性遗传病,Ⅰ1 的基因型为
(2)Ⅲ7为杂合子的概率为,若她与一正常男子结婚生了患病的孩子,则她的基因型为,若这对夫妇再生育,请推测子女的可能情况,用遗传图解表示(不要求写配子)。
(3)B基因可编码瘦素蛋白。转录时,首先与B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酶是________。B基因刚转录出来的RNA全长有4 500个碱基,而翻译成的瘦素蛋白仅由167个氨基酸组成,说明___ ____.
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4秒钟,实际上合成100个瘦素蛋白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B 基因中编码第105位精氨酸的GCT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上的________为终止密码子。
(4)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转录时启用的起始点(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

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物质)、L—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培养基 + L—天冬酰胺酶 + 淋巴瘤细胞
对照组:培养基 + ___________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

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__________特性;表中①应为,②应为,③应为;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为③的原因是
(2)患者口服该酶无效,原因是
(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

图甲A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图甲A中编号l表示X染色体),图甲B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的每条染色体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图,图甲C为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时期为____________,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基因A和a分离发生在时期。
(2)图甲中A细胞的变化发生在图甲B中的_____时段;发生在图甲C中的______时段。

A.3-4 B.4-5 C.6-7 D.7-8

① AB② CD③ EF④ GH
(3)与该生物进行测交的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图乙中的

(14分)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甲所示)。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乙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1 天中的________点。
(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乙曲线的________________段获得的。
(3)E与F相比,E点时刻C3的合成速率________,与B相比,A点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________。若在单位时间内,实验组读数为M,对照组读数为N,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是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