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以下问题:
Ⅰ.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答:
(1)在大麻体内,物质B的形成过程如右图所示,基因M、m和N、n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①据图分析,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基因型可能有 种。
②如果两个不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品种杂交,F1全都能产生B物质,则亲本的基因型
是 和 。F1中雌雄个体随机相交,后代中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和不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之比应为 。
(2)右图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I片段)上的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图中Ⅱ1、Ⅱ2片段)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若大麻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大麻的雌、
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请回答:
①控制大麻抗病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片段。
②请写出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所有可能的基因型 。
③现有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大麻杂交,请根据以下
子代可能出现的情况,分别推断出这对基因所在的片段:
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如果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16分)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的特点。图中自噬体由层 (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
(2)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阶段。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的意义是。
(3)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
(4)图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增强/减弱/不变)。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3%的淀粉溶液 |
2mL |
一 |
2mL |
一 |
2mL |
一 |
3%的蔗糖溶液 |
一 |
2mL |
一 |
2mL |
一 |
2mL |
2%的α-淀粉酶溶液 |
1 mL |
1 mL |
1 mL |
1 mL |
1 mL |
1 mL |
反应温度 |
0℃ |
0℃ |
60'℃ |
60'℃ |
100℃ |
100℃ |
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注:表中“一”表示没有添加。
A.α-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
B.①②两组实验可用于验证酶的专一性
c.②④⑥三组实验可说明温度能影响酶活性
D.设计上述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淀粉酶的特性,设计了以下6组实验。6组实验振荡混合后,都作了如下处理:恒温(370C)处理15分钟;各加入2mL裴林试剂,并振荡使之混合;再将6组试管放入沸水水浴加热1分钟。请回答:
试管号 加入物质 |
1 |
2 |
3 |
4 |
5 |
6 |
1%淀粉溶液 |
2mL |
2mL |
2mL |
2mL |
||
2%蔗糖溶液 |
2mL |
2mL |
||||
稀释的唾液 |
1 mL |
1 mL |
1 mL |
1 mL |
||
蒸馏水 |
1 mL |
1 mL |
1 mL |
|||
稀盐酸 |
1 mL |
(1)几号试管会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2)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结果能证明。
(3)若要证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受pH的影响,则最好选择哪两号试管作对照?。
(4)本实验还能证明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可以选两组对照实验加以说明,一组是;另一组是。
(5)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6)现有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如何配置成2mL斐林试剂?________________
一项实验中,把数条5cm长的薯条分别浸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薯条的长度。下图显示薯条在不同溶液中长度改变的百分率
(1)薯条的长度改变是由什么生理过程引起的_______________。发生这种现象主要跟植物细胞的那种细胞器有关?_____________
(2)薯条浸在0.1M蔗糖溶液后有什么改变?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
(3)哪一个浓度的蔗糖溶液与马铃薯细胞是等渗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薯条被浸在0.45M蔗糖溶液后,薯条中的细胞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薯条浸在0.45M蔗糖溶液时,由于蔗糖溶液浓度比____________溶液浓度大,此时水分从细胞出来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分)右图为某种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该细胞最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
A.玉米的叶肉细胞 |
B.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 |
C.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 |
D.蓝藻细胞 |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用磷脂酶处理该细胞,则图中所示结构中被破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⑶若要用丙酮提取细胞中的叶绿素,必须经过充分研磨,目的是破坏图中_______________的结构。(填中文名称)
(4)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该细胞中的CO2由图中的[]___________产生,此时它所产生的CO2也会扩散到[]___________处被利用。此过程中,CO2从产生场所到利用场所共穿过______层磷脂分子。
(5)该植物的一个体细胞若进行有丝分裂,在分裂前期细胞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