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回答以下问题:
Ⅰ.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答:
(1)在大麻体内,物质B的形成过程如右图所示,基因M、m和N、n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①据图分析,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基因型可能有           种。
②如果两个不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品种杂交,F1全都能产生B物质,则亲本的基因型
              。F1中雌雄个体随机相交,后代中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和不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之比应为      
(2)右图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I片段)上的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图中Ⅱ1、Ⅱ2片段)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
若大麻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大麻的雌、
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请回答:

①控制大麻抗病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片段。
②请写出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所有可能的基因型    
③现有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大麻杂交,请根据以下        
子代可能出现的情况,分别推断出这对基因所在的片段:
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如果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桶(500 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
质量浓度0.1 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呼吸比无氧条件
下细胞呼吸放出的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A
加入240 mL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10 g活性干酵母

B
加入240 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C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右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是[ ] ______;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_________;若是植物叶肉细胞,正处于光照下,则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糖类的部位是[ ] ______。
(3)合成淀粉酶的细胞器是[ ] _________。
(4)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叶表皮时,发现细胞呈紫色,这些紫色色素存在于[ ] _________中。
(5)高等动物没有的细胞器是编号__________。

将发芽率相同的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分别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质量分数)钠盐的全营养液中,并用珍珠砂通气、吸水和固定种子。种子萌发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平均重量,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种植物相比,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的是
(2)导致甲种植物的种子不能萌发的最低钠盐浓度为%。
(3)在钠盐浓度为0.2%的全营养液中,甲、乙两植物根尖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均为
(4)将钠盐浓度为0.1%全营养液中的甲种植物幼苗,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其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逐渐表现出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
(5)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乙种植物的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B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1.0%的全营养液中,在相同条件下,给予适宜的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A组幼苗长势将B组。从物质转化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下图表示的是光照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物质e是_______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③~⑤过程中,产生ATP数量最多的过程是,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3)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叶绿体中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 ];假如将该小麦植株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的含量变化是
(4)研究②过程中与碳元素有关的物质变化时常用的方法是
(5)中午时,取大小相同、生长状态相近的两株小麦,一株套透明塑料袋,然后扎紧;另一株套黑色塑料袋,然后扎紧(两塑料袋都留有1L的空间,CO2浓度为200 mg·L-1。基部均用凡士林涂抹)。1h后经过检测发现:透明塑料袋内CO2含量为167 mg·L-1,黑色塑料袋内CO2含量为211 mg·L-1。则一株小麦的呼吸量为放出CO2____________mg·h-1,总光合量为消耗CO2________mg·h-1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从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图)。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尿素含量。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作用,为细胞提供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的特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