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兵、小红两位同学作出了如下猜想:
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规格、材料如下表:
编号 |
材料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A |
镍铬合金 |
0.5 |
0.5 |
B |
镍铬合金 |
1.0 |
0.5 |
C |
镍铬合金 |
0.5 |
1.0 |
D |
锰铜合金 |
0.5 |
0.5 |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如果选用编号为A、C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填序号);如果选用编号为A、D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填序号)。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电路中M、N两点间时,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可以根据灯泡亮度的变化来判断接入的电阻丝的变化情况。老师指出:此实验中这种方法不可取。这是因为电源电压一定时,所选电阻丝的阻值相差太小,灯泡亮度变化________(选填“明显”或“不明显”)。
(3)在最近几年,我国城乡许多地区进行了输电线路的改造,将原来细的铝质输电线换成较粗的铝质输电线,这样就________了输电线的电阻,从而可以_______输电线上的电能损失(选填“增大”或“减小”)。
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木块;
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
接触面 |
压力/N |
滑动摩擦力/N |
1 |
木块与木板 |
2.0 |
0.4 |
2 |
木块与木板 |
2.5 |
0.5 |
3 |
木块与砂纸 |
2.0 |
0.6 |
(2)分析 (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在第一次实验中如果用0.5N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
在研究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 ,目的是: .
(2)小明同学按图1电路原理图连接了实物电路图,其中有两个元件连接错误.它们分别是 和 (只须填写连错的元件).
(3)重新连接电路后,用开关S进行试触,如果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电流表的 ;如果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超过刻度盘,说明电流表的 .
(4)正确连接电路后,测出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电压表示数为2.8V时.则电阻R1= Ω;若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减小,则电阻R1示数将 .
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和小刚到实验室,分别用不同的器材进行了测量.
(1)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76.2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 cm3;
③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为 g;
④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
ρ= g/cm3.
(2)实验中小刚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思考了一会儿后,他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0;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水的质量m1;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早餐奶的质量m2.
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早餐奶的密度表达式ρ= (用字母表示)
下表是小薇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以下问题.
时间/mim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温 度/℃ |
98 |
91 |
85 |
80 |
79 |
69 |
79 |
75 |
71 |
67 |
64 |
61 |
(1)错误的数据是 ;
(2)该物质凝固后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 ;
(3)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16分钟时该物质处于 态;
(4)从上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新的规律,请你写出一条 .
利用以下的器材可以探究很多物理规律.请你参照示例,从其中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只填所选器材的编号),提出相对应的三个探究课题.①矿泉水瓶②水③酒精④弹簧测力计⑤长方体木块⑥圆锥⑦方形海绵⑧水平桌面
示例:选择器材:①②⑥
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1)选择器材 :探究 .
(2)选择器材 :探究 .
(3)选择器材 :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