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时的位置放置简图,其中 F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小明将物体分别放在图中a、b、c、d、e点进行五次实验,从而得到了有关规律,现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 在五次实验中物体放在          点时光屏上得的像最大;
(2) 当像和物体在同侧时,物体放在图中的          点:
(3) 物体从b点沿主轴移到d点,物体的像将变          (填“大”或“小“); (4) 当物体放在a点时,遮去凸透镜的上面一半,则物体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 若某次实验在光屏上出现一个缩小的像时,测得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30cm.则当物体距离凸透镜20cm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光屏上一定会出现一个放大的像 B.光屏上可能不会出现像
C.光屏上可能会出现一个缩小的像 D.都有可能

(6)如果某次实验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不能出现蜡烛火焰的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看了电视播放的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投弹攻击地面目标的军事学习后,军事迷小兵对炮弹离开飞机后影响其水平飞行距离大小的因素产生了两个猜想:①飞机水平飞行的速度越大,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面距离越远;②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跟飞机飞行高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兵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让水球从光滑斜槽上的A点自由滑下,经C点后沿水平方向运动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1点。
②保持斜槽的高度不变,让小球从斜槽上的B点自由滑下,经C点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2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上一步中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由此可证明猜想①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③为验证猜想②,应控制小球离开C点时的大小不变。小兵增加h的高度,仍让小球从A点自由滑下,此时小球落在地面上的P3点,比较OP3(选填“OP1”或“OP2”)可得结论:飞机飞行的高度越高,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选填“大”或“小”)。

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聪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如图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其它条件一定时的实验数据。

⑴先将表格内空白处填充完整(保留一位小数)。再分析表中数据可得该实验是探究__________(选填“小明”或“小聪”)的猜想,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___________,机械效率越高。

⑵另一位同学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步骤:
①把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一个斜面。
②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把一木块________拉上去,进行相关测量,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③保持斜面的_______不变,改变斜面的_______,再进行相关测量,并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④比较两次机械效率的大小,即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⑴实验中首先要调节两端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其作用是调节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若发现杠杆“左低右高”,可将平衡螺母向   边旋转。
⑵如图,在A处挂三个钩码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平衡应在B处挂_________个钩码(每个钩码质量均为100g);拿去B处钩码,改在C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为_________N(g=10N/kg)。

⑶某次实验中,若采取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以下哪种原因(选填字母)。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6分)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乐器的弦震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室控制的琴弦条件。

编号
琴弦材料
琴弦的长度L/m
琴弦的横截面面积S/mm2
A

20
0.3
B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填字母代号)。这里用到了______________的方法研究的。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④得出结论
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6分)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图11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
70
65
61
58
55
52
50
48
47
46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的多少应该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__的冷却效果更好;
(3)通过分析,小王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