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分)(物质结构与性质)CuCl和CuCl2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催化剂、颜料、防腐剂和消毒剂等。已知
①CuCl可以由CuCl2用适当的还原剂如SO2、SnCl2等还原制得:

②CuCl2溶液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可形成配离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H、N、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SO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与SnCl4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的化学式为
                       
(3)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的多,原因是_                                                
(4)②中所形成的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填字母)
a.配位键     b.极性键     c.离子键    d.非极性键
(5)CuCl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其中Cl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硫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1)重晶石(BaSO4)高温煅烧可发生一系列反应,其中部分反应如下:
BaSO4 (s)+4C(s) ===BaS(s)+4CO (g) ΔH=+571.2 kJ·mol-1
BaS(s) ===Ba(s)+S(s) ΔH=+460 kJ·mol-1
已知:O2(g)+2C(s) ===2CO(g) ΔH=-221 kJ·mol-1,写出O2氧化Ba(s)和S(s)至BaSO4的热化学方程式
(2)2SO2(g)+O2(g)2SO3(g) ΔH=-198 kJ·mol-1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在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起始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与实验a 相比,实验b 改变的条件是,判断的依据

(3)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SO2 (g) + NO2 (g)SO3 (g) + NO (g) ΔH=-42 kJ·mol-1。在1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SO2(g) 和NO2 (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编号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SO2)
n(NO2)
n(NO)

T1
0.80
0.20
0.18

T2
0.20
0.80
0.16

T2
0.20
0.30
a

①实验甲中,若2 min 时测得放出的热量是4.2 kJ,则0~2 min时间内,用SO2 (g)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υ(SO2)=
②实验丙中,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
③由表中数据可推知,T1T2(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前36号元素A、B、C、D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第二周期元素A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B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为半充满结构,C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三倍。D是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氢原子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全充满。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基态D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BC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
(3)1 molAB-中含有的键数目为________个。
(4)已知镧镍合金LaNin晶胞(结构如图)体积为9.0×10-23cm2,,储氢后形成LaNinH3.5合金(晶胞体积不变,则n=________;氢在合金中的密度为________g/cm2(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字)。

【化学—化学与技术】铜、银均属于重金属,从铜银合金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含铜化合物产品的工艺如图:

(1)酸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为提高酸浸时铜元素的浸出率及浸出速率,酸浸前应对渣料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是________。
(2)操作a是________。
(3)已知固体B中含有CuO和Al2O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若残渣A中含有b mol Ag,将该残渣全部与足量的稀HNO3置于某容器中进行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为消除污染,可将反应中产生的气体与VL(标准状况)空气混合通入水中,则V至少为________(设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为0.2)。

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用FeC1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可能有Fe3+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Cu2+和Fe2+
c.若溶液中有Cu2+,则可能有固体存在,且该固体中一定没有铁粉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固体存在
(2)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制取Cu2O的电解池如图,则石墨电极接电源的_______(填“正”或“负”)极,电解池工作时,Cu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电解后溶液pH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查阅资料可知:Cu2O为红色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请设计简单实验来验证某铜粉样品中是否有氧化亚铜:_____。

对气体的转化与吸收的研究,有着实际意义。
(1)一定条件下,工业上可用CO或CO2与H2反应生成可再生能源甲醇,反应如下:
3H2(g)+CO2(g)CH3OH(g)+H2O(g)△H1=-49.0KJ/mol K1(Ⅰ)
2H2(g)+CO(g)CH3OH(g)△H2=-90.8KJ/mol K2(Ⅱ)
则CO(g)+H2O(g)CO2(g)+H2(g)的△H3=KJ/mol和K3=(用K1和K2表示)
(2)在一定温度下,将0.2mol CO2和0.8mol H2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合成CH3OH(g)。
5min达到平衡时c(H2O)=0.025mol/L,则5min内v(H2)= _______mol/(L·min)。下图图像正确且能表明该反应在第5min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若改变某一条件,达到新平衡后CO2的浓度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逆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常数不变或减小 d.CO2的物质的量可能减小
(3)反应II可在高温时以ZnO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实践证明反应体系中含少量的CO2有利于维持ZnO的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已知高温下ZnO可与C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实验室里C12可用NaOH溶液来吸收。室温下,若将一定量的C12缓缓通入0.2mol/L 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得溶液A,反应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_________。溶液B为0.05mol/L的(NH42SO4溶液,则A、B两溶液中c(ClO)、c(Cl)、c(NH4)、c(SO42-)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已知:室温下HClO的电离常数Ka=3.2×10-8, NH3·H2O的电离常数Kb=1.78×10-5)。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