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
| 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的DNA与含15N的DNA数量之比 | 
B.黄色圆粒豌豆( 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 
  
| C.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强度相同时吸入的O2与产生的CO2总量之比 | 
| 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 
C. 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弱 | 
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植物种类 | 
   植被覆盖率 | 
   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 | 
  |||||
| 改造前 | 
   20种 | 
   10% | 
   狗尾草、艾蒿、蒲公英 | 
  ||||
| 改造后 | 
   30种 | 
   25% | 
   菖蒲、芦苇、睡莲
  | 
  
下列关于“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水族箱或鱼缸中加入适量的池塘水,形成一个小型环境 | 
| B.将上述装置放在没有干扰,阳光直射的地方 | 
| C.本实验需要统计池塘水中生物种类和每个物种个体数量 | 
| D.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河水、池泥、黑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右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 
| 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 
|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 
| 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 
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