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g |
B.常温常压下,18 g H2O含有10 mol e- |
C.1 mol CO2的体积是22.4 L |
D.0.1 mol/L Na2SO4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
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xA(g)+B(g)2C(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用下表和下图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8
B.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前10min乙、丙两容器中v(A)乙>v(A)丙
D.C的质量m:m甲=m乙<2m丙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 |
解释 |
|
A |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B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NO2能溶于浓硝酸 |
C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 |
D |
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
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D(s),向甲中通入6molA和2molB,向乙中通入1.5molA、0.5molB和3molC和2molD,反应一段时间后都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甲、乙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都为0.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4
B、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不相等
C、平衡时甲中A的体积分数为40%
D、若平衡时两容器中的压强不相等,则两容器中压强之比为8∶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溶解度就一定越小 |
B.一般认为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0×10-5 mol/L时,沉淀就达完全 |
C.用饱和Na2CO3溶液可以将BaSO4转化为BaCO3,说明Ksp(BaCO3)小于Ksp(BaSO4) |
D.向含AgCl沉淀的悬浊液中加入NaCl饱和溶液,AgCl的溶解度变小,溶度积常数变小 |
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甲 |
CO2 |
HCl |
CO2 |
NO2 |
CO2 |
乙 |
SO2 |
CO2 |
SO2 |
SO2 |
NH3 |
丙 |
石灰水 |
石灰水 |
Ba(NO3)2 |
BaCl2 |
CaCl2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