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自制一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下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较原长L0的伸长△L(△L=L-L0),填在如下表格中:
拉力F/N |
1 |
2 |
3 |
4 |
5 |
6 |
7 |
长度L/cm |
2.50 |
2.90 |
3.30 |
3.70 |
4.10 |
4.50 |
4.90 |
伸长△L/cm |
0.40 |
0.80 |
1.20 |
1.60 |
2.00 |
2.40 |
2.80 |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和弹簧伸长△L的关系式为: 。
(2)小明继续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拉力F/N |
8 |
9 |
10 |
11 |
12 |
长度L/cm |
5.30 |
5.70 |
6.10 |
6.60 |
7.30 |
伸长△L/cm |
3.20 |
3.60 |
4.00 |
4.50 |
5.20 |
从这次数据看出:拉力达到 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只能达到 N。
在学习电学时,老师让同学们探究《点亮小灯泡》实验,提供了如图21所示仪器:
(1)实验中干电池的作用是。
(2)观察小灯泡结构后,老师让同学们只用一根导线就可以点亮小灯泡,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电路,小灯泡能够发光的是图,造成短路的是图,断路的是图。
(3)实验中我们直接用手按压导线,使电路连通,人却不会触电,原因是。
(4)为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同学们添加了开关、电流表、灯座,电池座。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的电路连接。 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A。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规格不同的导体有若干)
(1)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为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小明应注意观察,具体指明该方案存在的不足:。
(2)小红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当她将一段导体接入a、b两点间并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经检查电路无断路、短路故障,你认为灯不亮的原因是。
(3)小丽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该电路中灯泡的作用有哪些?
①;②。
(4)“科学研究表明:在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成正比”。你认为用小丽的方案能否得到这个结论?请用欧姆定律加以解释?
。
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在水桶中装多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体会饮料罐所受浮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依据这个小实验,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你做出的猜想是。
(2)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
(3)图乙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
(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选填代号即可)。
在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时小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以下内容:
(1) a.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记为符号m1
b.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适量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
c. ,记为符号m2
(2) 现已测出m2是110g,根据图中的示数,算出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kg/m3。
用“频闪摄影”可记录运动物体相隔同样时间所处的不同位置,图a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甲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等。
(1)由照片可知,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球的速度越来越大(选填“甲”或“乙”)。
(2)物理学中常借助于图像来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若用图b所示的图像来描述a图中甲网球的运动情况,若B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时间,则A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
(3)利用b图像还可以描述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请举一例:。
(4)请在下面的方框中设计一个记录测乙球平均速度实验数据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