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着如下反应: CO2(g) + H2(g)     CO(g) + H2O(g) 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t℃
700
800
850
1000
1200
K
2.6
1.7
1.0
0.9
0.6

(1)该反应的逆反应为   反应(“吸热”或“放热”);
(2)不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变
C.v(H2)正 = v(H2O)逆      D.c(CO2) = c(CO)
(3) 在850℃时,可逆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在该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

时间/min
CO2 (mol/L)
H2 (mol/L)
CO (mol/L)
H2O ( mol/L)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c1
c2
c3
c3
4
c1
c2
c3
c3

计算:3min—4min达到平衡时CO的平衡浓度c3和CO2 (g)的转化率,要求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c3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三位数)。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为黑色固体氧化物;E为绿色固体;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X的化学式:
(2)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
(3)反应①、⑤的化学方程式:①;⑤
(4)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写一点即可)。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Na+C12=2NaCl,反应前后Na、C1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⑴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通常具有氧化性。如:氯化铁溶液能和单质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另一种铁的氯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_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反应物中表现出氧化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⑵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⑶有人认为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你也从化合价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①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填“1”或“2”)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2)小刚要净化收集的雨水,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②所示),其中小卵石、
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3)某塑料瓶装矿泉水标签如图③所示,饮用该矿泉水,可以为人体提供_________种营养素。塑料瓶轻便卫生,可回收再利用。其所用材料不属于
A. 合成材料B.有机高分子C.有机物D.合金
(4)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洗菜的水用来浇花B.使用节水龙头
C.用不间断的流水冲洗碗筷D.洗手擦肥皂时,关上水龙头

22、福岛核泄漏引发全球关注核安全。
(1)核电站提供了世界约17%的电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有效地缓解了化石燃料贮量不足带来的能源危机。化石燃料是指煤、天然气。
(2)福岛核电站爆炸的元凶是氢气,氢气燃烧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核电站的氢气主要来源于燃料原件上的锆(Zr)高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锆(ZrO2)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核电站利用核燃料铀—235发生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发电。放射性碘()是核裂变产物之一。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②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31
③ 放射性碘和稳定性碘属于同种元素④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4)一旦被人体吸入会引发甲状腺疾病。服用含碘元素的物质可封闭甲状腺,让放射性碘无法“入侵”。我国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元素的标准为20-40mg/kg,若要达到防御辐射的作用,一次需补充碘元素100mg。按每人每天食用10g加碘盐,则我们每天最多能从碘盐中吸收 ______ mg碘元素。

(7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
(1)在水、铜、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A、B、C、D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化学式,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y=8时,该粒子为________。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__。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PO43- 和SO4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