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变化正确是 ( )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B.PH=c时,e点位0 |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 |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 |
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的AB段表明,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
B.如果温度升高10 ℃重复实验,则图中A点的位置将下移 |
C.如果从乙点开始,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中B点会上升 |
D.曲线BC段反应速率不变,说明随着反应浓度的增加,酶已经完全被分解了 |
图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B.pH=c时,e点为0 |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 |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 |
人体中某一过程如下图所示,如果温度增加到45 ℃,引起酶的活性部位改变,会引起
A.蛋白质被消化得更快 |
B.蛋白质被消化得较慢或不能被消化 |
C.氨基酸脱水缩合速度加快 |
D.氨基酸脱水缩合速度减慢或不能发生缩合 |
下图1表示酶促反应,图2表示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图1中物质a为麦芽糖,则物质c1,c2为同种单糖 |
B.图1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C.图2中曲线可表示图1中物质a在不同条件下的浓度的变化 |
D.图2中曲线①②③的差别可能是温度不同造成的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因反应液中酶的数量有限,当反应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 |
B.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 |
C.图乙中,温度超过a点后反应速率急剧下降,原因是高温条件酶活性逐渐下降至失活 |
D.图丙中,pH从6上升到10的过程中,酶活性先增强,后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