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 年份 |
占工厂 总数比例 |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
占工人总数比例 |
| 1937年 |
16% |
4.4% |
7.3% |
| 1942年 |
58% |
78% |
49% |
上述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抗日战争的影响 B. 抗日根据地扩大
C. 国际援助的增多 D. 民营工业的发展
五四运动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 B.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中心 |
| C.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充当领导 |
|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次巨变,同时也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持此观点的理由最准确的是
| A.推翻了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 |
| B.瓦解了自然经济,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 |
| C.推翻了君主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 D.结束了封建制度,传播了民主政治 |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②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被彻底镇压
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列强侵华策略发生明显改变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义和团运动中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
| A.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 B.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
| C.政府与农民矛盾缓和 | D.农民爱国热情最高 |
梁启超在与康有为信中写道:“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及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其“病”和“药”分别指
| A.奴隶性;自由 | B.腐败;共和 |
| C.奴隶性;科学 | D.腐败;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