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图中物质a、b、c、d的描述,正确的是
A.a通常存在于细菌体内,目前尚未发现真核生物体内有类似的结构 |
B.b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将A与T之间的氢键切开 |
C.c连接双链间的A和T,使黏性末端处碱基互补配对 |
D.若要获得e,则一般需要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处理 |
下列关于染色体和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和质粒的化学本质都是DNA |
B.染色体和质粒都只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
C.染色体和质粒都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
D.染色体和质粒都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常用载体 |
下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I、Ⅱ、Ⅲ分别表示不同代谢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Ⅲ过程中没有水参与 |
B.C6H12O6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产生 |
C.I过程产生的O2用于Ⅲ过程的第三阶段 |
D.X代表的物质是ATP |
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通过细胞结构的顺序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基质④液泡膜⑤细胞液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④⑤③ | C.⑤④②③① | D.⑤④③②① |
下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2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保温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装置 |
A |
B |
C |
D |
E |
F |
水浴温度T/℃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凝乳时间/min |
不凝固 |
7.0 |
4.0 |
1.5 |
4.0 |
不凝固 |
关于该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40℃左右是凝乳酶比较适宜的温度
B.将装置A内的混合物加温到40℃会发生乳汁凝固
C.可先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再保温并记录乳汁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D.将F内混合物降温到40℃不会发生乳汁凝固
ATP分子在细胞内能够储存能量、释放能量,从结构上看,原因是()
①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②三个磷酸基很容易从ATP上脱离和结合
③远离腺苷A的磷酸基很容易从ATP上脱离,使ATP转变成ADP
④ADP可以迅速与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高能磷酸键,使ADP转变成ATP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