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玉米育种栽培专家李登海:
(1)在玉米种群中发现了“大果穗”这一突变性状后,连续培育到第三代才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突变类型,该突变应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2)紧凑型、大果穗等原来分别存在于不同玉米品种的性状被完美地结合到了一个新品种中,这一过程使用的育种方法主要是           ,其原理是           
(3)若玉米“紧凑型”与“平展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大果穗”与“小果穗”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紧凑型、小果穗与平展型、大果穗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全为紧凑型,在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中性状表现符合要求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           ,其中符合育种要求的个体又占这些植株中的比例是           
(4)玉米细胞和水稻细胞的结构如图所示(仅显示细胞核),将两种植物的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诱导两者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则该杂种植株是(   )

A.二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B.三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C.四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D.四倍体,基因型是DdddYYyyRRrr

(5)种皮的颜色是由色素决定的,已知该色素不是蛋白质,那么基因控制种皮的颜色是通过控制           来实现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基因突变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用为反射弧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可利用的电刺激点或测量点,某同学根据图示设计了如下实验,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在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请完成以下填空

(1)结合图示信息可知,A是反射弧中的,B是。图示中有个突触,冲动在此处的信号变化是。(用箭头和文字表示)
(2)实验步骤
a.刺激A,观察到B收缩。
b.电刺激处,并测量处的电位变化,若____,则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
c.电刺激②处,测量③处电位变化;电刺激③处,测量②处的电位变化,
,则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导是单向的。
(3)设计a步骤的目的是

下图l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I、Ⅱ、Ⅲ代表三个营养级,能量单位为百万千焦);图2是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l中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百万千焦。
(2)图1中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3)图2中影响A生长发育的生态因素主要是____。
(4)图2中A →C和A→D碳元素循环形式的不同点是。[
(5)写出图2的营养结构

人类的很多疾病都受致病基因控制。右图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形成原因。
I.(1)①过程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该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①过程发生的场所在细胞的
(2)③的碱基序列是
(3)图示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
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II.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性基因。
(2)II—2和II—3的基因型分别是。他们生育正常子女的概率是
(3)III—7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I代号。III—7可能的基因型是
(4)III—2可能的基因型是。若III—1不携带致病基因,则H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下图为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可以通过图中过程获得必需氨基酸
(2)图中过程②的直接模板是
(3)三大营养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时,除释放能量外,还形成相同的代谢终产物

(4)糖尿病患者摄人蛋白质食物也不能过量,其主要原因是

下图表示棉花在晴天各时间段内吸收或放出CO2量的曲线圈,请根据用回答:

(1)在6时CO2净吸收量为O,这说明
(2)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在时。
(3)10-12时,CO2的吸收量逐渐下降,其原因是。这段时间内,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3和C5的含量变化是
(4)根据上图,为了增加温室作物的产量,我们可采取何种措施?(回答两点以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