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 ]内填图中序号)(1)合成淀粉酶的场所是[ ] ;能为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 ] 。
(2)能把太阳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细胞器是[ ] 。
(3)如果将该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 分离的现象,这是由于细胞 所致。
(4)图中②、⑤、⑥、⑦、⑨、⑩等结构的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 系统。
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完全可以自主合成组成核酸的核糖和脱氧核糖。现在细胞系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不能自主合成核糖和脱氧核糖,必须从培养基中摄取。为验证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现提供如下实验材料,请你完成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验证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2)实验材料:突变细胞系、基本培养基、12C一核糖核苷酸、14C一核糖核苷酸、12C一脱氧核苷酸、14C一脱氧核苷酸、放射性探测显微仪等。
(3)实验原理
DNA主要分布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RNA主要分布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4)实验步骤
第一步:编号。取基本培养基两个,编号为甲、乙。
第二步:设置对比实验。在培养基甲中加入适量的12C一核糖核苷酸和14C一脱氧核苷酸;在培养基乙中加入等量的。
第三步:培养。在甲、乙培养基中分别接种等量的突变细胞系,放到培养一段时间,让细胞增殖。
第四步:观察。分别取出培养基甲、乙中的细胞,用放射性探测显微仪探测观察。
(5)预期结果
①培养基甲中;
②培养基乙中。
(6)实验结论:。
右图是DNA分子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有种碱基,有个完整的
脱氧核苷酸单位,有个游离磷酸基,有
个氢键。
(2)从主链看,两条单链方向;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
(3)图中的4、5叫,若该DNA片段中的这些结构可任意替换,则可形成种不同的DNA片段。
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基本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②将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③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④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就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②对照,可得出什么结论?
(2)如果没有步骤③,能否得出格里菲思的结论——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成“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
(3)如果让你完成该实验过程,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杜伯若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低浓度的胰蛋白酶处理蜜蜂的染色体,结果只剩下一条能被龙胆紫染色的线,后用脱氧核糖核酸酶处理,这条线也不见了。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证明,染色体是由 和 组成的,理由是
。
(2)根据(1)的结论,结合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及生殖过程中的行为,论证“染色体是DNA的载体”。。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 。
(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层液的放射性含量 ,原因是 。
b. 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是误差的来源呢?理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一个方法,来大量制备用32P标记的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