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 D.农民成为商品 |
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下面资料选自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其中选自1977年高考的是()
A.“凡是有歌声的地方,都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地大干社会主义” |
B.“同外国人做生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方面的人才少了行吗” |
C.“在做十几年前应做的事:投考普通大学。……向‘四人帮’讨还时间,为祖国争气” |
D.“在改革开放深入展开的时刻,我们更需要这种横跨度的攀登” |
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其中说法错误的有几处()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形势非常不利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
A.1处 | B.2处 | C.3处 | D.4处 |
上海师范大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
B.“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内阁成立。据《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本内阁即总统制下的内阁,临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1916年4月21日政府组织令制定公布,中华民国第11任内阁以国务卿总理国务,各部总长皆为国务员,树立责任内阁先声。5月8日袁世凯改政事堂为国务院。民国初年内阁及其政权组织形式更迭反复,但最终还是保留了民主共和政体。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全国人民的斗争 |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
C.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D.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 |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的注释里说:“历史上的晚期时代对早期时代的认识当然与后者对自己的认识不同,例如,希腊人是作为古希腊人认识自己的,而不像我们对他们的认识那样,如果指责古希腊人对自己没有像我们对他们的这种认识,就等于指责他们为什么是古希腊人。”下列与此观点相符合的评述是()
A.历史认识都是从现实出发的 |
B.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没有规律可寻 |
C.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一定高过前人 |
D.历史认识应还原到历史时空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