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记夜游承天寺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下面对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
C.怀民亦未寝(睡觉) |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
.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这段文字叙事、描景、抒情集为一体: (事),这是事之雅者; (景),这是景之美者; (情),这是情之深者。
整段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文言文阅读
孟尝君在薛① ,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②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③数千人,贵贱一与文④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⑤,遗其亲戚。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⑥。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史记•孟尝君列传》
【注释】: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封于薛。②舍业:舍弃家业。③食客:古代寄食于贵族并为他们服务的门客。④文:指田文,即孟尝君。⑤存问:慰问⑥刭:jǐng,割脖子。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停一处)。
①以 故 倾 天 下 之 士②自 持 其 饭 比 之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无贵贱一与文等( )②孟尝君已使使存问 ()
③遗其亲戚()④辍食辞去()翻译下面句子。
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孟尝君为什么能赢得门客的倾慕和归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 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②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③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④果中前列。后,燧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⑤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⑥,诸邑皆宽。上诏燧治郡有劳,除⑦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有删改)
【注释】①主文:主持考试。②属:托付。③檄:下文书调职。④秦熺:秦桧的儿子。⑤镪:成串的钱。⑥以其羡补积逋:用盈余填补亏欠。⑦除:授予。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最准确的一项是()
上诏燧治郡有劳
A.上|诏燧治郡有劳 | B.上诏燧|治郡有劳 |
C.上诏燧治|郡有劳 | D.上诏燧治郡|有劳 |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既而()易()翻译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找出文中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萧燧这一人物形象的句子。
读了本文后,你觉得萧燧是一个怎样的人?
雷震
〔宋〕沈括
内侍① 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②然,墙壁窗纸皆黔③。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扣者,银悉熔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熔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铄④,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也!佛书言“龙火得水而炽⑤,人火得水而灭”,此理信然。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欲以区区世智情识,穷测至理,不其难哉!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 ①内侍:官名。②宛: 真切。③黔:黑色。④铄:熔化。⑤炽:火旺,引申为旺盛、强盛。用斜线(/)为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其 堂 之 西 室 雷 火 自 窗 间 出 赫 然 出 檐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 (2)及雷止
(3)银悉熔流在地 (4)此理信然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
“非人情所测也”中“人情”指 ,“不其难哉”,“难”在 。(结合文章内容,分别用自己的话回答)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①人也。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②盐菜而已。吏民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侠亦不以入私,并收佣直③,为官市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民歌之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④,为世规矩。”侠尝与诸牧守俱谒太祖。太祖命侠别立,谓诸牧守曰:“裴侠清慎奉公,为天下之最,今众中有如侠者,可与之俱立。”众皆默然,无敢应者。太祖乃厚赐侠,朝野叹服,号为独立君。
【注释】①河东解:即河东解县。②菽;豆类的总称。③佣直:指劳务收入。 ④贞惠:此指廉洁。下列句子与“侠亦不以入私”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 B.以土砾凸者为丘 |
C.祭以尉首 | D.以其境过清 |
对文段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裴侠生活简朴,关心百姓,以前专门给郡守捕鱼打猎的人,都被他撤消了。 |
B.文中引用老百姓的歌谣,是从侧面赞美裴侠的廉洁奉公,是世人的楷模。 |
C.裴侠之所以被称为“独立君”,是因为太守将他“别立”,与其他官员分开。 |
D.此文写了两部分内容:一是裴侠的事迹;二是世人对裴侠赞美和太祖对他的赏识。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侠躬履俭素 (2)为官市马
(3)乃悉罢之 (4)谓诸牧守曰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译:
(2)去职之日,一无所取。
译: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①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②上将,五十里而趣③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④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三晋:本指韩、赵、魏三国,此指魏国。②蹶 :倒下,这里是受挫的意思。③趣:通“趋”,疾走,追逐。④白:使……露出白木。⑤竖子:小子,骂人的话。选出与“魏将庞涓闻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A.策之不以其道 | B.马之千里者 | C.何陋之有 | D.能以径寸之木 |
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孙膑抓住魏军轻敌的弱点,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 |
B.庞涓由于骄傲,对齐军作出了“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的错误分析。 |
C.庞涓落入了孙膑预设的圈套,受到伏击,全军覆没。 |
D.齐国马陵之战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将领轻敌。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孙子谓田忌曰 ②士卒亡者过半矣
③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 ④齐因乘胜尽破其军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1)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
(2)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