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雷震
〔宋〕沈括
内侍 李舜举家曾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雷止,其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黔。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扣者,银熔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熔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铄,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也!佛书言“龙火得水而炽,人火得水而灭”,此理然。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欲以区区世智情识,穷测至理,不其难哉!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 ①内侍:官名。②宛: 真切。③黔:黑色。④铄:熔化。⑤炽:火旺,引申为旺盛、强盛。
用斜线(/)为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其 堂 之 西 室 雷 火 自 窗 间 出 赫 然 出 檐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内侍李舜举家曾暴雷所震              (2)雷止          
(3)银熔流在地                          (4)此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
                                                                                    
“非人情所测也”中“人情”指                          ,“不其难哉”,“难”在                   。(结合文章内容,分别用自己的话回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笑”和“长息”意在说明什么?
“笑”:
“长息”:

引用原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愚公坚信山能被移走的原因是: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
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大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
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答:
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答:
文中有几句活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际点符号的位置。
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秋水时至(2)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3)东面而视:(4)而伯夷之义者:
下列句子中的“于”与“至于北海”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吾非至于子之门 D.生于忧患

翻译句子
“我之谓也”译为 :
本选段主旨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节选自《出师表》)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曰: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士争凑燕。 (节选自《燕昭王求贤》,有删改)
【注】①厚:丰厚,用做动词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用⑥凑:聚集,奔赴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受任于败军际 / 臣闻古
B.人苟全性命乱世 / 况贤隗者乎
C.于是昭王为隗筑宫师之 /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D.遂许先帝驱驰 / 天下必王为能市马

下列句子划线字的用法与“深入不毛”中“毛”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置人所鱼腹中 B.夜篝火,鸣呼曰
C.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D.一狼其中

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2分)
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译文: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译文:
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