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8中的河流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A、B、C为该河流不同河段上的三个点,其横剖面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2~13题。

该河流的流向是

A.自西北流向东南 B.自东南流向西北
C.自C流向A D.自南流向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河流位于北半球   B.该河流位于南半球
C.河流A处以沉积作用为主 D.河流c处以侵蚀作用为主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上海外来常住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

上海市2005年外来常住人口总数量最多的地区是

A.中心城区 B.东、北部郊区 C.西、南部郊区 D.不确定

根据2000年到2005年间外来常住人口增长状况,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B.有利于减轻上海市的环境压力
C.有利于上海城市功能区的优化
D.有利于促进上海郊区的城市化进程

读全球女性生育率及使用现代避孕方法比例图,回答:

图中甲地区最可能代表的国家是

A.韩国 B.尼日利亚 C.新西兰 D.德国

下列关于图中丁地区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B.丁地区人口出现了严重的性别比失衡
C.丁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比重大幅度降低
D.丁地区人口老龄化加重,出现劳动力不足现象

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略图”,完成:

这种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A.寒潮 B.旱灾 C.台风 D.洪涝

能快速有效地减轻上述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建设水利工程 B.营造海防林 C.改进耕作制度 D.改进灌溉方法

①地与③地相比

A.酸雨危害更严重 B.无霜期更长
C.日照时数更多 D.水源条件更优

读“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回答:

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的变化 B.经度位置的变化
C.海拔高度的变化 D.海陆位置的变化

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

P处堆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A.1月 B.3月 C.7月 D.10月

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在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甲、乙两图,甲图中P地常年受某风带的影响。据此回答:

图中P地气候类型属于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关于乙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E→F→G→H自然带更替表现为垂直地带性分异
B.E处山地雪线高度低于G处
C.E、G两处都是多雨区,但降水类型不同
D.F、H地貌景观不同,主要原因是蒸发量不同

若此时甲图所示北部地区受乙图中“三圈环流”的F控制,则

A.N地受西风影响,温暖湿润 B.N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C.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 D.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