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遗传系谱图中,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B或者b表示,分析正确的是
A.I2的基因型 aaXBXB或aaXBXb |
B.II5的基因型为BbXAXA的可能性是1/4 |
C.Ⅳn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是1/32 |
D.通过遗传咨询可确定Ⅳn是否患有遗传病 |
下列关于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 |
B.温室栽培时,在晴朗的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可增加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
C.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2浓度越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就越大 |
D.若土壤中缺乏N、P、Mg等元素,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会受影响 |
将一片新鲜叶片放在特殊的装置内,在相同温度下,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到氧气释放量如下表所示:
光强度(klx)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O2(µL/cm2叶面/min) |
-0.2 |
0 |
0.2 |
0.4 |
0.8 |
1.2 |
1.2 |
1.2 |
对该数据分析错误的是()
A.该叶片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度为0.2µL/cm2叶面/min |
B.光强为2klx时,光合速度与呼吸速度相等 |
C.光强为8klx时,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度为0.8µL/cm2叶面/min |
D.不改变其他条件下,光强超过10klx后,光合速度不再提高 |
下列关于高粱和玉米叶的结构及其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围绕着维管束鞘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②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有正常的基粒
③NADPH储存了能量,并具有还原性④CO2中的C首先转移到C4中,然后才转移到C3中⑤光能转化为电能时,电子的最终受体是ATP和NADP+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②③ |
右图为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关系。下列有关曲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b代表光下植物干物质积累量 |
B.m的大小与植物呼吸作用强度有关 |
C.n点之后植物吸收CO2量不再增加与叶绿体中酶数量有关 |
D.若植物长期处于光照强度为m自然环境中,植物仍能正常生长 |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