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甲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其功能,其中C、D、E1、E2为小分子化合物,F、G、H、I、J均为高分子化合物。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的细胞器有(写数字)         ,光照充足时,该细胞内[⑩]产生的气体的去向是                             。下列对⑥、⑩两种细胞器共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都有双层膜和基质   ②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③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④都含有DNA    ⑤代谢过程中都有[H]产生   ⑥都普遍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
(2)若将B细胞诱导成愈伤组织,则培养基中除加入水、无机盐和糖类外,还需加入           。若将该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则需用              酶处理。
(3)图乙中控制生物性状的物质是F, E1与E2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               ____                                     
(4)美国某研究小组最新发现当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合成了反义RNA,该反义RNA可以 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       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           
      ,使细胞发生癌变。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且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尿素只有通过土壤中某些细菌分解为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合成脲酶,脲酶能催化尿素水解。
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培养基配方如下:




蛋白胨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g
2.1g
0.2g
1.0g
10.0g
1.0g
15.0g

(1)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2)要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宜采用法接种,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活菌数。
(3)初步分离脲酶通常用法,如右图,试管中收集到液体最先出现的是。鉴定分离出的脲酶纯化程度,一般采用法。
(4)该同学设想:由活性脲酶和尿素混合,制成“加酶尿素”,尿素肥效一定更高。为了提高“加酶尿素”中脲酶的利用率,应当采用技术。

图甲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示意图,图中“→”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1)在图甲表示的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C→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_________形式进行的。 图中B→C表示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图中能构成群落的是(填字母)。若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 kJ。
(3)如果用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请将碳循环示意图中相应的字母填在图中对应的营养级中。______________
(4)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若干年后该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______________。植被优势种群的演替,从根本上体现了植被对______________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依据材料Ⅰ、Ⅱ回答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Ⅰ.下图是有关生长素的某些实验,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

(1)由①②实验现象可以推测出                 
由②③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2)②③对照实验的自变量,③④对照实验的自变量分别是           
(3)某同学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他选用了某植物的幼叶鞘作
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IAA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
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编号
1
2
3
4
5
6
IAA溶液浓度(mol/L)
0(蒸馏水)
10-12
10-10
10-8
10-6
10-4
幼叶鞘增长相对长度
2.6
3.2
3.9
5.1
3.1
1.8

Ⅱ.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的关系如下图表示,请据图回答

(4)图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中的活性来实现。植物出现恶苗病现象的原因是
过多。
(5)赤霉素与生长素表现出激素间的相互作用类型为作用。
(6)植物中的矮生性状通常是单个基因的突变引起的,这种突变致使植物缺少合成赤霉素的酶。所以,可采用外加的方法使植物明显增高。

番茄植株有无茸毛(A、a)和果实的颜色(B、b)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在茸毛的遗传中,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具有致死效应,不能完成胚的发育。有人做了如下四个番茄杂交实验:
实验1: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2:1
实验2: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3:1:3:1
实验3:甲番茄植株×乙番茄植株→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2:2:1:1
实验4: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 有茸毛黄果 无茸毛红果 无茸毛黄果
(1)番茄植株中,致死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1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种,欲进一步确认,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3两亲本的表现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实验4产生的子代有四种表现型,理论上其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 总共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

某实验小组采用黑白瓶法测定一湖泊中不同深度水层昼夜平均代谢率。具体做法如下:在湖泊不同深度取水样并测得溶氧量,分装到黑、白玻璃瓶中,将玻璃瓶密封后放回原水层,24h后取出测溶氧量,并计算溶氧量变化,得到数据如下表:


瓶中溶氧量的变化(g/m3·24h)
深度(m)
白瓶(透光)
黑瓶(不透光)
l
+4
-1
2
+3
-2
3
+1
-2
4
-1
-2
水底
-3
-3

(1)深度为3m的水层中,一昼夜产生氧气g/m3·24h,该水层自养生物产生的氧气(能、否)满足本水层生物需要。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该湖泊的垂直结构中,自养生物分布在 。仅从氧气角度考虑该生态系统(能、否)保持平衡,原因是
(3)经调查发现,湖泊中有多种鱼类,分布在不同深度的水层,这种分布特点有何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