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
10 |
20 |
30 |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
pH |
8.3 |
8.4 |
8.5 |
8.8 |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值升高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 (填“大于”或“小于”)NaHCO3。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乙判断正确。试剂X是 。A、Ba(OH)2溶液 B、NaOH溶液 C、BaCl2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则甲判断正确。
(14分)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如下关系: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②ZX4++WX-=ZX3+X2W,且反应物和产物中各微粒的电子总数与M+相等,均为10个;③Z2与YW分子中质子数相等。回答下列问题:
(1)YW2的电子式:;实验室中MWX溶液的保存方法是:
(2)由X、Y、Z、W四种元素共同组成的离子化合物A,其原子个数比为5:1:1:3,则A的水溶液与足量的MWX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M2W2投入足量Na2S溶液中,生成浅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4)与M同族的元素B和B2W共n 克投入到足量的X2W中完全反应,生成物蒸干后得1.25n 克化合物BWX,B是(填元素名称)。
(6分)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K2SO4、CuSO4、Ca(NO3)2、KCl、AgNO3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②往此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过滤,将沉淀物置于足量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试判断:
(1)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肯定没有,可能;(用化学式填写)
(2)写出实验③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到g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是M层,最外层电子数如下:
元素 |
a |
b |
c |
d |
e |
f |
g |
最外层电子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用化学符号完成下列问题:
(1)元素b与元素g形成的稳定化合物,其电子式:
(2)在d、e、f、g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差的是:
(3)工业制备单质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元素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与元素a、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
②
(8分)如何用所提供的试剂和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将所选答案的编号填入表内相应的空格中(不需要外加试剂的,此格可标“——”,可重复选择)
I.可供选择的试剂:
A.盐酸 | B.NaOH溶液 | C.CuO | D.饱和的NaHSO3溶液 |
II.可供选用的操作:①洗气②加热③过滤④分液
混合物 |
所用试剂 |
主要操作 |
|
(1) |
BaSO4(I2) |
||
(2) |
CaCO3(SiO2) |
||
(3) |
SO2(HCl) |
||
(4) |
CO2(CO) |
根据图示填空
(1)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团是、、。
(2)1mol A与2mol H2反应生成1molE,其反应方程式是
。
(3)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4)B在酸性条件下与Br2反应得到D,D的结构简式是。
(5)F的结构简式是。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