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伸颈远望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陇头吟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①。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②,节旄落尽海西头。
【注释】 ①“太白”指太白星,在古人眼中太白为主征战杀伐之星。②“典属国”指掌管归附的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品阶不高。
这首诗写了哪些典型的生活场景?请简要概括。
请简要分析本诗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旅夜怀远客
许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何作用?
请结含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观雨①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睛。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①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大举南侵,陈与义避难湖、湘间,湖南守帅向子湮组织军民对金军进行了有力的阻击。本诗便作于此时。②海:暴雨。③杜甫在安史之乱平定有望时曾作《洗兵马》一诗,结句为“净洗甲兵常不用”。
诗人不解农耕,却“开轩危坐看阴晴”,这里的“阴晴”有怎样的丰富意蕴?诗歌的二、三联是如何具体表现“阴晴”变化的?请简要分析。
诗歌尾联两句均化用了杜甫的诗句,但皆反其意而用之,请对此作具体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有人认为"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句写得极妙,请简要分析它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后面题目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这首诗是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试分析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感慨。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写了哪些内容?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