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中划线的“风流”是什么意思?画线句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3分)
借古事比今事以抒发感情,是诗词中常用的手法,请说说本词用了哪些“古事”,并分析引用这些“古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分)
说说这首词的构思脉络。(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浪淘沙①(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②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①本词为欧公与友人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
②紫陌:京城郊外的道路。本词从游赏中的宴饮起笔,起笔的新颖之处是什么?司空图《酒泉子》有“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本词添一“共”字,试分析“共从容”的妙处。
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词句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 牧马群嘶边草绿。“牧马群嘶边草绿”句,“绿”字下得绝佳,请结合本句赏析。
请结合全诗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
海上吊吴野人墓
【清】于震
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萧瑟对空村。纵教大业留天壤,到底虚名误子孙。
岸拆蛟龙移墓道,潮来风雨吊诗魂。当年冠盖应俱在,独认残碑剔藓痕。
【注】吴野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号野人。明覆亡后,隐居故里泰州,卒后葬于海滨。这首诗的首联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
后两联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房兵曹胡马①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②双耳峻③,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释】①此诗作于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或741年(开元二十九年),当时杜甫在洛阳,正值青年时期。②竹批:形容马耳尖如竹尖。③峻:尖锐。“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此诗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