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房兵曹胡马①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②双耳峻③,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释】①此诗作于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或741年(开元二十九年),当时杜甫在洛阳,正值青年时期。②竹批:形容马耳尖如竹尖。③峻:尖锐。“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此诗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望江南·池阳道中
李纲
归去客,迂骑过江乡。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一望楚天长。
春信早,山路野梅香。映水酒帘斜扬日,隔林渔艇静鸣榔。杳杳下残阳。结合词中的相关内容,分析词人的两种主要感情。
上片中“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两句,画用了唐朝温庭筠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你认为是诗句好,还是词句好?请阐述自己的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菩萨蛮·月夕对玉簪独酌
(元)刘敏中
遥看疑是梅花雪,近前不似梨花月。秋入一簪凉,满庭风露香。
举杯香露洗,月在杯心里。醉眼月徘徊,玉鸾①花上飞。
[注]①玉鸾:鸾鸟也,白色,故日玉鸾。词人坐对玉簪花,对月独酌,感发了诗思,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是怎样描写玉簪花的形象的?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完成下列练习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丛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你认为哪些词句表现出革命青年们对反动统治者的极端蔑视,表现出他们大无畏的战斗气魄?
结尾三句,如果让你写一段话表达出作者的豪情壮志,你会怎样写?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杜工部蜀中离席①
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②。
注释: ①释题:公元851(宣宗大中五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辟李商隐为节度使府书记、检校工部郎中。不久,他又奉差赴西川推狱。这诗是留别僚友杜之作。题意本是“蜀中离席”,因为诗的风格模仿杜甫,所以加“杜工部”三字。②卓文君,汉代才女,貌美,善鼓琴,家中富贵,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颈联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两句诗的句法相似。
结合全诗,从思想感情方面谈谈这首诗与杜诗的相似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①
【宋】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三塔寺:在今江苏溧阳县三塔湖,寺内有寒光亭。结合全词,说说“又”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
答:这首词描写“春色”手法多样,试作简要赏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