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有氧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与吸收的O2量之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熵表示:呼吸熵(RQ)=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呼吸作用吸收的O2量,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熵,现准备了3只锥形瓶(容积充分大,不考虑瓶内氧气的耗尽)、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小麦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并组装成下面的三套装置。
其中甲实验装置设计如下: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1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
滤纸折叠条。瓶底放入一些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整个装置密封,并放置到20℃恒温环境中培养。
(1)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
(2)由于发芽小麦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甲装置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右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
(3)甲装置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小麦的呼吸熵,由此还要利用乙装置来测定发芽小麦呼吸作用过程中的另一种气体的变化,从而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请将下面主要的方法步骤补充完整:
①乙装置锥形瓶的小烧杯内放入
②用同质量的小麦种子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与上述实验相同的操作;
③测出
④再计算出CO2释放量。
(4)若甲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向右移动量)为X,乙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向右移动量)为Y,则呼吸熵计算式为: 如果呼吸熵小于1,说明 。据此可判断出干重相同的油菜和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有氧呼吸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为油菜种子 (大、等、小)于小麦种子。
(5)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必须另设丙装置进行校正。则应对丙装置作相应处理:锥形瓶中 ,小烧杯内 ,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同时记录相同时间内的读数变化。如果丙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左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 。
下面A图中表示某些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据图作答:
(1)如设种群Q1、Q2个体数为N1、N2,平均每个个体占有的能量为W1、W2,那么,N1、W1与N2、W2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用B图中的英文字母表示)。
(3)B图中Q1的b1和dl表示__________。
(4)若P和Q1同化固定能量的总量分别为480J/(cm2·a)和72J/(cm2·a),生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分别为200J/(cm2·a)和24J/(cm2·a)。那么,能从P传递到Q1的效率为__________。
下图是对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调查和结果。A~E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按营养功能的归类群体。GP表示总同化量,NP表示净积累量,R表示呼吸消耗量。
请据图分析回答:(单位105J/m2/a)
(1)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______。
(2)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被消费者同化,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
(3)人若直接以植物为食,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从能量流动的特点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蛙胚发育的时期;它是由期发育而来的。
(2)标号④指的是。
(3)①指的是,这部分是由卵裂时期的极细胞发育而来。
下图中甲、乙、丙3个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两对染色体)的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时期。
(2)乙图表示时期。
(3)丙图表示时期。
(4)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细胞。
(5)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细胞。
下面是研究钾离子在植物茎中运输的实验。
实验1:把柳树茎的韧皮部同木质部分离开来,在两者之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在柳树根施予以42K;
实验2:把柳树茎的韧皮部同木质部分离开来,在两者之间不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在柳树根施予以42K。
5小时后测定42K在柳树茎各部分的分布(见下图和下表)。
根据这个实验回答:
根部吸收的放射性钾离子是通过__________(结构)向上运输的;同时,放射性钾还能沿__________方向,朝__________(结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