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研究骨的成分与特性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
|
实验Ⅰ |
实验Ⅱ |
实验Ⅲ |
实验操作 |
鱼骨在稀盐酸中浸泡5分钟,用镊子夹出放在小烧杯的清水中冲洗后对折。 |
用镊子夹住鱼骨在酒精灯上充分燃烧后,放在培养皿中敲击 |
鱼骨不做处理,用手触摸、弯折鱼骨。 |
现象 |
骨能弯曲,有韧性 |
脆,易碎 |
紧硬而有弹性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有机物可燃烧,实验Ⅱ与Ⅲ对照,说明骨的弹性与骨内有机物有关
B.由于无机盐溶于盐酸,实验Ⅰ与Ⅲ对照,说明骨的硬度与无机盐有关
C.综合实验Ⅰ、Ⅱ结果说明骨的化学成分只有无机盐和有机物两大类
D.综合实验Ⅰ、Ⅱ、Ⅲ结果说明骨的性质与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盐都有关
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得到表达
A.青蛙的皮肤细胞 | B.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 |
C.小白鼠的肝脏细胞 | D.人皮肤的生发层细胞 |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的过程为脱分化,其结果是形成了一群能旺盛分裂的薄壁细胞 |
B.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细胞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
C.③→④过程指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 |
D.将②包裹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 |
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
A.大肠杆菌 | B.酵母菌 | C.T4噬菌体 | D.质粒DNA |
如下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 |
B.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 |
C.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就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D.基因片段中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这里的基因探针是指:()
A.人工合成的免疫球蛋白的DNA分子 |
B.人工合成的苯丙氨酸羟化酶的DNA分子 |
C.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蛋白质分子 |
D.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