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锌原电池(如右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Zn—2e-=Zn2+ |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 |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 |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
在水溶液中存在反应:Ag++Fe2+Ag(s)+Fe3+ΔH<0,达到平衡后,为使平衡体系中析出更多的银,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 B.加水稀释 | C.增大Fe2+的浓度 | D.常温下加压 |
已知图一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O(g)+H2(g) C(s)+H2O(g) ΔH>0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图二表示的是可逆反应2NO2(g)
N2O4(g) ΔH<0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
B.若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反应的ΔH增大 |
C.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
D.若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 |
对可逆反应A2(g)+B2(g) 2AB(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
B.平衡时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
C.平衡时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为1∶1∶2 |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
在恒温恒压下,a mol A和b mol 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2C(g),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n mol 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为1∶2
B.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a+b)∶(a+b-0.5n)
C.当2v正(A)=v逆(B)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充入惰性气体(如Ar),平衡不移动
甲醇质子交换膜在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ΔH1=+49.0 kJ/mol
②CH3OH(g)+O2 (g)=CO2(g)+2H2(g) ΔH2=-192.9 kJ/mol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
B.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
C.1 mol CH3OH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92.9 kJ |
D.可推知2H2(g)+O2(g)=2H2O(g)ΔH=-483. 8 kJ/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