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
C.种群内个体之间的差异越大,种群越不易遭环境的淘汰 |
D.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标记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理甲图中A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C.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D.处理乙图中B端,不可能在乙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第10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开始下降 |
B.经调查该种群在第10年时个体数量为n,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n |
C.该种群在20年内呈“S”型增长 |
D.经调查该种群在第20年时的出生率为m,估算种群在此环境中的死亡率为m |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有呼吸中枢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④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甲状腺的生长发育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 |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
B.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细胞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
C.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
D.传出神经元轴突上的某一点受到刺激时,兴奋会由此处向两侧传导 |
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在神经传导过程中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A.②→①→②→③ | B.②→③→②→① |
C.③→②→①→② | D.③→②→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