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本题5分)小明用天平、钩码、弹簧秤研究物体所受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测量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钩码质量(g)
100
200
300
钩码受到的重力(N)
1
 
3
钩码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比(N/kg)
10
 
10


(1)请根据右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完成表格。
(2)在用天平称量钩码质量时,要注意使用天平之前,应该使游码停留在         位置。
(3)由实验可以得出的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未知
知识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小明进一步探究浮力的有关问题。

实验一:探究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1)实验步骤如下( ρ 1 . 0 × 10 3 k g / m 3 g 10 N / k g ):

步骤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为 0 . 96 N

步骤2:如图乙所示,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步骤3:如图丙所示,将物体轻轻放入量筒中,发现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由此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为 _____ N

步骤4:观察量筒中水面的变化情况,通过计算可知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为_____ N

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2)小明又将该物体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他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不合理,她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液体

液体的密度 g / c m 3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c m 3

物体状态

物体受到的浮力 N

液体1

0 . 85

100

沉底

0 . 80

液体2

1 . 2

80

漂浮

0 . 96

(3)该物体在液体1中处于沉底状态,说明物体的密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1的密度;若使该物体在液体1中上浮,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几种液体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一: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该实验是通过_____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你建议小明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在实验中观察到很多有趣的现象,图乙是水_____(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况。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水温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该实验地点可能在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

拉萨

B.

威海

C.

北京

实验二:利用图丁所示装置探究酒精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4)实验中,小明发现当试管内的酒精沸腾时,烧杯中的亚麻仁油却没有沸腾,由此可知亚麻仁油的沸点比酒精_____。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V

1 . 5

2 . 1

2 . 8

电流/A

0 . 1

0 . 14


(1)如图甲,闭合开关前,滑片 P 应置于滑动变阻器的_____(填“左”或“右”)端。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而电流表有示数。经检查,导线连接完好,则可能是待测电阻 R x _____(填断路短路)。

(3)排除故障后,测得几组数据如上表,第三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为 _____ A

(4)三次所测电阻的平均值为_____ Ω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若要测一个额定电压为 U 0 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电源电压 U 不变,定值电阻 R 的阻值已知。在不改变电路连接的情况下,下列电路能实现的是_____(仅一项正确)。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调节平衡后,如图乙,在 A 点挂 3 个钩码,则应在 B 点挂_____个钩码,才能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所用钩码的规格都相同)。

(3)改变钩码的位置和个数,使杠杆平衡,收集多组数据,其目的是_____(填序号)。

A.

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

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4)看图丙的漫画,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小兔分得的萝卜质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猴的。

图甲是“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1)两支试管里水和煤油的质量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由图乙可知,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