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小明进一步探究浮力的有关问题。

实验一:探究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1)实验步骤如下( ρ 1 . 0 × 10 3 k g / m 3 g 10 N / k g ):

步骤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为 0 . 96 N

步骤2:如图乙所示,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步骤3:如图丙所示,将物体轻轻放入量筒中,发现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由此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为 _____ N

步骤4:观察量筒中水面的变化情况,通过计算可知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为_____ N

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2)小明又将该物体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他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不合理,她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液体

液体的密度 g / c m 3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c m 3

物体状态

物体受到的浮力 N

液体1

0 . 85

100

沉底

0 . 80

液体2

1 . 2

80

漂浮

0 . 96

(3)该物体在液体1中处于沉底状态,说明物体的密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1的密度;若使该物体在液体1中上浮,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和小红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小红认为也可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选填“右”或“左”),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并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实验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3)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
(4)小红将图乙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会_______(选填“右侧下降”或“左侧下降”).
(5)若小明只将图乙中的杠杆左侧的两个钩码取下,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侧钩码_______(说出钩码移动的方向及格数).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

(1)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实验数据,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选填“多”或“少”)
(3)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物质的有关,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甲”或“乙”)。

液体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t/℃
加热的时间t/min

1
0.1
5
1
2
0.1
10
2
3
0.2
10
4

4
0.1
10
1
5
0.1
20
2
6
0.2
20
4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位置平衡。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
(3)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如图甲,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5)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甲乙意见不同。甲认为能平衡。于是他让每次杠杆倾斜时静止,做这个实验也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甲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这种说法对吗?(选填对或错),甲这种方案与乙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
由:实验方案好;理由是

做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乐乐同学按图所示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1.0
0.7
2
1.5
1.0
3
2.0
1.3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
较大,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A.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B.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
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2)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弹簧测力计还应沿________方向做___________运动,

小明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①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图,选择的理由是:
②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
③实验中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小球动能的大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 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④甲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