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小明进一步探究浮力的有关问题。

实验一:探究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1)实验步骤如下( ρ 1 . 0 × 10 3 k g / m 3 g 10 N / k g ):

步骤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为 0 . 96 N

步骤2:如图乙所示,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步骤3:如图丙所示,将物体轻轻放入量筒中,发现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由此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为 _____ N

步骤4:观察量筒中水面的变化情况,通过计算可知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为_____ N

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2)小明又将该物体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他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不合理,她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液体

液体的密度 g / c m 3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c m 3

物体状态

物体受到的浮力 N

液体1

0 . 85

100

沉底

0 . 80

液体2

1 . 2

80

漂浮

0 . 96

(3)该物体在液体1中处于沉底状态,说明物体的密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1的密度;若使该物体在液体1中上浮,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小丽同学负责的实验小组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98

(1)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本次实验中,观察到:①水的沸点为;②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
(3)通过实验可得:水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现有天平、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足量的水、小刀、刻度尺、细线、番薯.请从上述器材中分别选取适当的器材,设计出三种测量番薯密度的方法。完成下表内容(所选器材必须是采用的方法中能要用到的)。


器材
需要直接测出的物理量
番薯密度的表达式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R0的实验中,若被测电阻R0的阻值约为30Ω,备有:电流表一个,0﹣0.6A,0﹣3A两个量程,电压表一个,0﹣3V、0﹣15V两个量程;电源四种,电压分别为1.5V、3V、6V、15V;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电阻R0的阻值,还需要的器材是
(2)请在答题卡的空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3)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的。
(4)为了减小电表读数时的误差,要求在几次测量中,电表指针的示数大于量程的,则电源应选用V,电压表应选用量程,电流表应选用量程。

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如果测得小车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为2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若在测量过程中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会偏(选填“大”或“小”)。

小鹭利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量小灯泡的功率,设计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部分实验电路。
(1)请你添加一条导线,将图所示的实物图补充完整,并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右移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

(2)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板向(选填“1”或“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1,如图所示,I1=A。
(3)将开关S2扳向另一端,保持的阻值不变,调节的阻值R,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1
(4)若此时R=7.0Ω,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1=W。
(5)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I0=2I1,以下关于额定功率P0与实际功率P1的数值关系,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
A.P0=2P1 B.P0=3P1 C.P0=4P1 D.P0=5P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