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 位置平衡。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
(3)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如图甲,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5)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甲乙意见不同。甲认为能平衡。于是他让每次杠杆倾斜时静止,做这个实验也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甲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这种说法对吗? (选填对或错),甲这种方案与乙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
由: 实验方案好;理由是 。
小明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将玻璃板立在桌面上,在玻璃板前竖直放置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发现它与“玻璃板中的A”完全重合,这一步操作是用来验证
的猜想.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这一猜想的完整操作是:.
一个额定电压是2.5V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8欧姆,小明想测量它的额定功率。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1个、规格分别为“10欧姆 lA”和“50欧姆 0.5A”两个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1)小明设计电路后,他应选用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2)如图所示是小明尚未连完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连接完整;
(3)连完电路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开始,发现灯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经检查发现电路中有一处故障,则该故障是。
A.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 B.电流表被短路 | C.小灯泡被短路 | D.小灯泡灯丝断了 |
(4)排除故障后,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示数为2.8V,则应将滑片向移动才能使正常发光(填“左”或“右”)。当正常发光到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W。
(5)实验结束后,小明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滑动变阻器的bp部分比ap部分热,这是因为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实验中,小明和小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匀速滑动(如图),通过增减砝码改变压力,进行了6次实验,数据整理如下表。
(1)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相等,理由是:____。
(2)比较分析实验次数____,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3)比较实验次数1和4(2和5、3和6),发现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小明认为有可能是由于接触面积不同引起的。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小明将侧放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为原来示数一半,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的结论,他的做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4)请根据已知物理知识分析实验次数1和4(2和5、3和6)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小明和小华同学研究金属球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时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小明: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跟金属球的密度有关;
小华: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跟金属球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
于是他们将半径均为5cm但密度不同的金属球甲、乙分别挂在测力计下,将其逐步浸入水中进行实验。他们通过测出球心到水面的距离h来表示金属球浸入水中的深度、并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且计算得出
F浮,实验数据分别见表一、二
(1)实验中所进行的序号为l、7实验的示意图是图中的____(选填“a”或“b”)。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6或8—12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金属球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时,所受到水的浮力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和8、3和9、4和10或5和11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
(4)他们进一步提出问题:金属球在水中所受最大的浮力跟哪些因素有关?为继续研究,最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跟甲(或乙)(选填“半径”、“密度”或“质量”)不同的金属球。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不同种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4)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做这些实验时,为什么往往要选取多种物质?